春溪笛曉 作品

第 121 章

霍善與祖逖作別,當天晚上便回去了。




周山留在了祖逖麾下,他年紀雖小,為人卻非常老成,祖逖對他也非常喜歡,特意把他留在身邊差遣。




霍善回去以後,罕見地又補了個覺。




比起去蘇軾他們那邊玩耍時的勞逸結合,這次對他而言是真的有點累了。




祖逖帶著渡江北伐的俱是北人,他們大多都是懷著重歸故里的想法而來,所以即使兵弱馬少他們也沒有喊苦喊累,更沒有想著退縮。




這一批人應當是所有南渡之人中最渴望北伐成功的了,如果連他們都無功而返,那北歸之事將再無希望!




正是憑著這樣一股勁頭,祖逖迅速收攏了豫州許多失地,準備藉此好好在河南紮下根來,以此作為朝廷北伐的通道與據地。




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每天都有人受傷歸來,前方的事、後方的事,全都壓在祖逖他們的肩膀上。




想要江對面送物資來支援,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們只能自己生產糧食、自己生產武器,還要爭取做通豫州眾多塢堡主的思想工作,讓他們要對王師有信心,動員他們為收復北地共同努力。




其實是有時候勸著勸著,祖逖他們自己都忍不住想,自己真的可以做到嗎?自己這是不是勸別人跟自己往死路上走?興許他們躲在塢堡之中反而能多活幾年?




當真是千頭萬緒。




霍善身在其中,也能感受到所有人心中的緊迫感:這是最後的機會了,這是最後的機會了,我們必須要牢牢抓住這個機會,否則此後只有在午夜夢迴之時才能重歸故鄉……




在這種氛圍之中,霍善不知不覺也跟著忙碌起來,他治療完傷痕累累的士兵,又去治療病痛纏身的百姓。




在這種亂象四起的時代,傷病什麼的大夥都是忍忍就過去了。




許多人連個安穩的落腳處都沒有,夜裡覺都睡不踏實,哪裡管得了身上那點兒病痛?死不了就行了。




真死了也沒事。




這個時代到處都是死人。




只要出去走一遭,不出百步就能看到好幾具來不及掩埋的骸骨。




想治病也沒辦法治,根本沒有藥。飯都吃不上了,到哪裡找藥?




霍善掏了許多藥出來,治好了許多人的病,但是回去的時候感覺心裡還是空落落的。




對於周山他們將要面臨的巨大難題,他好像根本幫不上忙。




霍善沉沉地睡了一覺。




醒來的時候,他看到了霍去病。




霍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爬起來喊人:“爹!”




霍去病伸手摸了摸霍善圓溜溜的腦殼,見他瞧著精神奕奕的,總算是放下心來。




今兒是休沐日,霍去病和往常一樣早早出城來了新豐縣這邊,結果卻聽劉據他們憂心忡忡地說霍善今天沒醒來。有那麼一瞬間,霍去病整顆心都提了起來。




別看霍善平時活蹦亂跳的,小孩子一病起來可不是小問題。




霍去病把人抱起來問:“有沒有哪裡不舒服?”




霍善精神抖擻地說道:“沒有,我好得很。”他摸了摸肚皮,“就是有點餓了。”




算上他“上門出診”耗費的時間,他睡了約莫六個時辰,會感覺餓實在再正常不過。




霍去病讓他先去洗漱,自己則吩咐人去給霍善把飯食端來。




父子倆相對而坐,正要一起開吃,劉據幾人就找過來了。劉據在旁人面前挺有太子樣,在霍善面前倒真像個好表叔,見霍善醒來了高興地跑過去說道:“阿善你可算醒了,我剛才都沒心思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