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308 章

霍善見有生面孔來醫館,爽快地揮別李湊,詢問來人可是家中有人要看病。




他觀此人身體健朗,應當不是自己生了病,所以才有此一問。




來人見霍善年紀雖小,與李湊這樣的皇親貴胄往來卻是不卑不亢、輕鬆自然,便知這小孩出身必然不凡。




再聽霍善只看一眼就知曉不是他自己要看病,對今日衙署中的傳言更是信了幾l分。




聽聞長安出了個小神醫,不收診金、只取藥錢,開的藥俱都不貴,效果卻是立竿見影的好。聽聞他還擅長針法,只幾l針下去就能叫人身上舒坦許多,若非怕餓著了這位小神醫,怕是到黃昏排隊的人都不會散。




“在下杜牧,字牧之。”




來人率先自我介紹道。




霍善聽得睜圓了眼,沒想到自己這醫館這麼快就迎來了蘇軾那待結交名單上的第二人。




時人對醫家的態度其實與歷朝歷代都差不多,平時要是有人憑藉著醫術倖進,眾人都會對他們不屑一顧,嘲笑他們走旁門左道。




比如在史書記載中,太和年間有個叫鄭注的官員因為緩解了李昂的風疾而平步青雲,眾人提起他時就會說:“哦,是那個靠醫術升官的啊。”




唯有在自己或者自己身邊人有需要的時候,才會對醫家客客氣氣。




杜牧這般主動登門,那肯定是家中有人需要霍善出手救治了。




果然,霍善與他互通姓名以後,就聽杜牧說起他母親身體欠佳的事。




不消杜牧多說,霍善就應道:“我與你過去。”




杜牧出身其實很不錯,他祖父杜佑是當過宰相的,且還是按照大唐高官的慣例幹到七十好幾l。




唐代那本有名的《通典》就是杜佑領頭編纂而成的,乃是古代第一本典章制度專史,歸納了歷朝歷代的食貨、選舉、職官、禮樂、邊防等等方面的制度。




到杜佑修完《通典》後拜相,已經是臨近七十的年紀了,自然是在相位上幹到了七十好幾l。




當時白居易正當壯年,還有著一展抱負的雄心壯志,見到朝中全都是些七老八十的人佔著位置,忍不住寫了首《不致仕》來嘲諷他們這些老傢伙。




開頭就是這麼一句詩:“七十而致仕,禮法有明文。何乃貪榮者,斯言如不聞?”




白居易寫詩,主打一個直白:咱大唐規定啊,官員七十歲就該退休了,為什麼有些貪慕榮華的傢伙對此充耳不聞?




這詩裡還有一句“朝露貪名利,夕陽憂子孫”,意思是“這些傢伙的壽命都跟朝露和夕陽一樣短暫了,居然死抓著名利不放、想方設法為子孫謀劃”!




杜佑的子孫是誰?




杜佑的子孫是杜牧他爹和杜牧本人。




杜牧這個當孫子的沒有善罷甘休,成名後也藉著給好友寫墓誌銘的機會把元稹、白居易的詩風批判了一番,說他們的詩文“纖豔不逞,非莊士雅人所為;流傳人間,子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媟語入人肌骨




不可去”。()




簡單來說就是這麼個意思——




?本作者春溪笛曉提醒您《醫漢》第一時間在.?更新最新章節,記住[(()




文壇風氣,全是這老白和老元的淫詞豔語給敗壞的!




父母還愛拿來教小孩,咱大唐的下一代全被教壞了!




救救孩子!




杜牧:記仇.jpg




不過杜牧祖上雖然闊過,但他祖父去世這十餘年裡他的日子卻過得頗為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