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畫江南 作品

第12章 吸收玄水得新功

  這虛影急速地倒轉過來,鼎口對著那瓶子的方向,周邊逸散出的寒氣一下子被小鼎吸收過去,那瓶子現在也不停地震盪起來。

  好像瓶子中有什麼東西在掙扎似的,但好像扛不住那般吸力,一滴碩大的水珠,猶如果凍一般,從窄小的瓶口鑽了出來。

  緩緩地向著鼎口的方向飛去,嶽正看了一眼那水滴,晶瑩的藍色光芒蘊含著無窮的寒氣,只是看了那麼一眼,嶽正的靈魂都感覺要被凍僵了。

  這“玄冰歸一水”是冰封靈脩一門的至寶,原本這門派只是道盟中一個普通的苦修門派,主要是通過枯寂的靈脩來強化靈魂之力,但長久的寂寞苦修也導致他們的身體氣血不旺,可能靈魂境界極高,但體質較弱。

  在天境高階突破聖階之時,總有幾分難以為繼的感覺,導致突破甚為艱難,本來修行一途,是以身為舟,以氣為水,以神為槳,以道為楫,缺一不可,但這靈脩一門,只重視靈魂的強大,身體卻退化的厲害。

  到後面,其門中的聖境長老,偶然去北海冰川探寶,在一處寒潭中發現了驚人的寒氣,通過聚元手段,把那寒潭凝成了一滴“玄冰歸一水”。

  後來在門人修行時,直接以這水的寒氣封住門人的肉身,讓他們專注於修行靈魂即可,但後來門人修行時間越來越久,冰封時間也是越長,就對肉身產生了種種副作用。

  前文已經寫到,後來這個門派直接轉為邪派,甚至現在他們丟了這“玄冰歸一水”後,門內修煉便開始殺人取屍,肉身不行就直接換一具。

  導致這原本的道家門派,直接墜入了魔道的麾下,所以啊,這修行來不得半點取巧,否則就有可能是走向邪路的開始。

  原本此門派前輩都是好意,只可惜門人弟子逐漸習慣了取巧,直接把路走歪了。

  嶽正收起他的遐思,看著面前的小鼎直接把這水滴收走,凌空轉動了兩下,虛影縮小,一下子鑽回了嶽正的識海。

  他閉眼開始內視小鼎的下一步動作,那水滴懸空在鼎身水位的上方,不時地有黃光閃過,那水滴就縮小一輪。

  幾次閃爍後,水滴消失不見,看來已經完全被小鼎吸收了。

  嶽正帶著期盼的眼神,看著面前的五行鼎,不知這鼎稍後會給予何種的功法,鼎身流光閃爍,水位的那支鼎腳變得無比嶄新,比其他幾個鼎腳都要來的新。

  鼎身上又開始浮現出天藍色的神文,這文字和大陸現在的文字稍有不同,好像其中的道意更加的濃厚。

  天藍色的文字,凌空向著嶽正的神識飛來,和之前一樣,根本不用擔心這功法看不懂的問題,直接是意識傳功。

  除了第一次傳功的時候,因為小鼎能量不足,只能傳一篇最為粗淺的食鐵訣,而且還是用嶽正現代時的文字給他去查看背誦。

  嶽正在冥想的狀態下,足足打坐了兩天,才梳理好這篇名為《水神宮密錄》的水系至高功法,這套功法從介紹看並不是大帝所創。

  而是他的敵對勢力水神宮的至高功法,據文字的前言裡寫到,大帝花千二百年滅水神宮,得獲此法,大帝觀後,大為震動,認為該功法極其完美,以他的修為,竟然一字莫能改。

  後來大帝感慨,此門內只有幾名道境,若是有人能突破帝境,估計連他都要敗在那水神宮的帝境手中。

  嶽正是極為高興,不枉他把如此的寶物丟給這鼎吸收,直接給了一套如此給力的功法,也是因為這水系寶物確實珍貴難得。

  而且吸收了那水系寶物,小鼎水系的那一路基本修復完成,那金系因那塊天外星石,恢復了一部分,所以小鼎反饋的金系功法只是大帝年輕時,所用的築基之法。

  金磁萬道當然也可以不斷升級,只要把金系的那一路修補完成,估計小鼎應該會把最終的金系修行之法給到嶽正。

  實則對於所有的修士而言,天境是最重要的,因為天境是修士打基礎的一個境界,基礎有多牢靠,決定了他能達到怎樣的高度。

  凡境突破到天境,對於武者來說,可能是極難的一件事,因為他們需要打熬身體,來作為盛放元素的容器,但對於修士,可能只是一句道訣,一顆丹藥的事。

  嶽正看看和陳氏約定的時間,大概還有十天左右,決定再留下來參悟幾天《水神宮密錄》,這樣掌控兩種元素的嶽正,應該算的上是天境二階的修士了。

  他從洞中搬到了,之前碰到的小溪邊,這樣更方便他去體悟水系的力量,意識裡細細開始體悟起這密錄來。

  “先天之本在腎,腎應北方之水,水為天一之源....人之有尺,猶樹之有根,枝葉雖枯槁,根本將自生....水不足者,用天地源流,壯水之主,以制陽光。”

  嶽正這幾日,就坐在水邊,不停地參悟,體內的腎經,這才幾日的時光,就變得和原本的肺經一樣強韌了。

  腎氣愈加的充足,原來這具身體因發育期營養不良,還有些先天不足的地方,但練習了這幾天,先天的不足都已經全部的補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