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之老子是孔捷 作品

390 開戰開戰開戰


                 雷大生與杜愛國的作戰部署安排完畢之後,按照孔捷的交代,四營和五營在西村一路的戰鬥率先拉開了序幕。

  戰鬥開啟的時候,日軍走張家莊的一路,離了張家莊還有三公里多。

  原因是日軍從陽泉縣城到西村,其實要比陽泉到張家莊更近一些,再加上四營長雷大生率領半個營的隊伍提前迎了上去,雙方作戰時間大大提前。

  戰鬥提前了張家莊一路四十分鐘左右。

  雷大生率領的半個營的隊伍,伏擊地點放在從陽泉至西村山路的某段。

  按照雷大生的作戰計劃,他率領兩百多戰士,從山林兩側更深處迂迴,將日軍安排在兩側的先頭偵察兵徹底圍困起來之後,他將隊伍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用來對付日軍的偵察部隊,將鬼子的偵察部隊消滅。

  另一部分則是繼續向日軍偵察兵後續的日偽軍方向迂迴,展開突襲。

  槍聲驟然響起。

  負責幹掉鬼子偵察兵的幾十名戰士,提前藉助山林隱蔽,直到日軍的偵查兵踏進伏擊圈,這才突然開火。

  鬼子的偵察兵手頭的火力一般,再加上伏擊的八路軍戰士們佔據了絕對的兵力優勢,一輪集火,十幾個鬼子當場便被消滅。

  先頭的偵察兵遭遇突襲,山路上的日偽軍立馬警惕起來。

  但分成兩路的四營戰士,在營長雷大生的率領下,幾乎是與留守對付鬼子偵察兵的隊伍,同時出手的。

  就在鬼子的偵察兵被幹掉的同時,雷大生這邊率領戰士們居高臨下地展開了對山路上的日偽軍的火力偷襲。

  主要是以步槍火力偷襲,再配備一定數量的擲彈筒炮轟。

  打擊的目標點,部分放在前排的500日軍身上,還有部分放在後排的2000偽軍身上。

  猝然之間,遭受突襲的日偽軍,雙方的反應差距相當明顯。

  走在前面的500日軍,驟然遭遇突襲,雖慌不亂,立馬展開有序的反擊。

  而後方的2000偽軍,在遭受炮火的打擊之後,一個個忙不迭地四下尋找掩體,反擊攻勢比前排的日軍慢了不是一星半點。

  日軍開始反擊,主要以擲彈筒炮轟。

  這是他們在地勢較低的山路上,反擊兩側山林裡,藉助樹木作為掩體居高臨下射擊的八路軍戰士們的最佳手段。

  反擊也立馬奏效,獨立團這邊出現了些許傷亡。

  至於四營長雷大生,他很清楚自己的使命。

  眼前並不是他與日軍展開決戰的時機。

  在成功偷襲了日軍一波,幹掉鬼子的二十多名偵察兵,又偷襲了日偽軍一陣之後,雷大生當即下令後撤。

  另外,在進攻之時,雷大生特別交代,讓戰士們分散伏擊,所以面臨鬼子的擲彈筒炮轟反擊,戰士們的傷亡控制在預期之內。

  雙方短暫的三分鐘交鋒之後。

  日軍折了偵查小隊,又有七八具擲彈被山林上的八路軍用擲彈筒火力清除。

  這是獨立團吸取日軍擲彈筒作戰的經驗,自創出來的屬於獨立團的擲彈筒小組配置。

  觀察手一人,配繳獲的日式測距望遠鏡一個。

  炮手一人,負責具體操炮,發射。

  裝填手一人,負責及時給炮手裝填炮彈。

  這樣的小組配合在戰鬥中發揮出不錯的威力。

  當擲彈筒小組在山林的某處位置點待定之後,觀察手通過測距望遠鏡,很快鎖定鬼子的擲彈筒所在的具體位置,確定目標點方向,並通過測距望遠鏡測出大致距離。

  炮手得到目標點的座標之後,立馬與裝填手配合,定點清除鬼子的擲彈筒火力點。

  而就在炮手與裝填手配合著打掉鬼子擲彈筒的時候,觀察手又會繼續進行下一打擊目標點的觀測。

  這樣的配合十分高效,要比炮手一面操炮,一面觀察打擊目標來得更加迅速。

  兩個炮連的連長,王承柱和榴彈炮,對於這種擲彈筒小組作戰模式非常推崇。

  兩人還額外地對觀察手和炮手進行了訓練。

  甚至在團里拉起了炮兵學習班,專門為獨立團訓練炮兵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