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之老子是孔捷 作品

1074 用計太行側


                 一支隊對陣日軍第六野戰師團主力。

  這是一場生死的博弈和較量。

  戰爭的法則就是這樣,總是充滿了多變的因素,無論你在戰前規劃的再好,一旦戰局開始之後,稍微的變數都會導致最終局勢的不定向逆轉。

  孔捷,李雲龍,丁偉三人想要重創甚至全殲日軍第六野戰師團。

  規模性的戰役,想要徹底擊垮對手,僅僅是靠著小規模的襲擾和損耗是很難做到的。

  終究少不了決定性的交鋒。

  孔捷如果能率領一支隊主力擊潰第六師團直奔秘密航空基地的精銳主力的話,這是在敵人最強的領域擊垮對手。

  一系列的連鎖效應下,第六師團註定會土崩瓦解。

  可如果一支隊戰敗。

  第六師團推進主力不但可以搗毀預定的一支對航空基地,甚至還有可能會藉此突破一支隊的核心防區,搗毀一支隊這兩年來,嘔心瀝血發展起來的抗日革命根據地基礎。

  這是岡村、關村這些老鬼子同樣在謀劃的陰謀。

  雙方心知肚明。

  最終的較量就這樣逐步展開。

  一支隊指揮部。

  除了遠在中條山作戰的獨立四團團長王懷寶之外,其他五位團長全部到齊,獨立一團團長雷大生,獨立二團團長王雷虎,獨立三團團長沈泉,獨立五團團長……六團團長……

  別看孔捷在李雲龍和丁偉面前說的一本正經,說咱們鐵三角部隊的發展可以稍微出格一點,但是也不能太誇張。

  總不能一個團發展的比人家一個師的規模還嚇人吧?

  可實際上,孔捷這傢伙一向是悶聲發大財,表面上裝的一本正經,該乾的事情卻是一樣沒少幹。

  他獨立團本來就是率先因為規模的壯大,再加上戰局的需求和戰功的卓著,被擴編為晉西北抗日獨立第一支隊的。

  他這個編制十分特殊。

  說是一個團吧,他比團級作戰單位的規模要大不少,說是一個旅吧,它又夠不著旅級作戰單位。

  編制方面尤其自由,規模方面也完全在於支隊長孔捷的把控之中。

  一年前,考慮到抗戰形式的需求,當時還是孔捷主動提出,咱們八路軍部隊其實可以在各大根據地實行精兵簡政的政策,以減小根據地供養部隊的壓力,同時更為高效的提升部隊的戰鬥力和凝聚力。

  但後來孔捷就是意識到一個情況。

  這一點老李說的一點不錯,精兵簡政是迫於抗戰形勢的無奈,是迫於根據地的後勤缺乏,物資不足的困境。

  一旦這些困境被解決之後。

  哪怕精兵簡政的政策繼續施行,但部隊壯大的趨勢卻是很難控制住的。

  這一點孔捷深有體會,就說在中條山一帶開闢抗日革命根據地,尋求發展的獨立四團。

  當時帶隊過去的是獨立四團團長王懷寶,統共帶的也就2000多人的主力部隊。

  發展到現在,記得早在幾個月前的時候,孔捷和王懷寶的指揮部有過一次通訊。

  在通訊中王懷寶還十分有些不好意思的表示:“老團長,對不住了,咱們四團原本的隊伍呀,這一不留神愣是擴增了兩三倍,這還是沒有算上地方武裝的情況下。”

  由一支隊率先掀起的冬季反攻作戰取得極大的勝利之後,中條山方面獨立四團更是趁機發展。

  到了眼下甚至就連孔捷也不清楚,自己那獨立四團究竟已經發展到什麼樣的規模了。

  而他眼皮子底下的隊伍,也因為根據地經濟建設的迅速,還有裝備水平的提升,以及部隊戰鬥素養的提升,部隊的規模幾乎是自主性的出現擴增的情況。

  舉個例子也好理解了。

  一個連100多人的隊伍,輕重機槍、迫擊炮、槍榴彈、衝鋒槍、美式半自動步槍……

  各類武器加起來,100多人的隊伍根本就用不完,甚至多出的武器只能用來壓倉庫。

  那還能怎麼辦呢?

  只能想辦法擴大部隊的規模了。

  就這,一支隊還陸陸續續的增援了周邊兄弟部隊不少次的軍火裝備。

  於是整支隊伍離當初的精兵簡政那是愈行愈遠了。

  為此有些頭疼的孔捷特別制定了一些招兵的軍令,要求主力部隊的擴編要優先從地方武裝選取軍事素養紮實,有一定作戰經驗的地方同志。

  另外,還有對應進入主力作戰部隊的特別考核項目,包括步兵的幾大基本技能,射擊、投彈、土工作業、爆破等等。

  另外在孔大支隊長的號召下,一支隊內部更是展開了激烈的內卷軍事競爭。

  各團各營甚至各連,經常展開內部的軍事比武,連隊們比射擊,比刺殺,比土工作業,進行模擬的迂迴穿插作戰演習。

  最終在一支隊內部,內卷的程度誇張到什麼情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