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明星畫風不對 作品

第402章 廣告與魄力


                 《狂飆》的第一季,也就是前13集,一個星期就要播完。

  到時候,就要開始播第二季。

  而第二季的插片廣告還沒有售出。

  廣告商希望可以用最低的價格,談下電視劇的插片廣告。

  而電視劇的出品方,自然希望可以賣出更高的價格。

  因此,這是一場博弈。

  而這場博弈有一個最關鍵的因素,就是時間。

  廣告合同簽下來之後,還需要時間給品牌商拍攝廣告短片,因此時間很緊。

  再加上《狂飆》已經開播兩天。

  也就意味著,方舟文化必須要在三四天內,把插片廣告賣出去,否則時間就來不及了。

  廣告商也知道這一點。

  所以,站在廣告商的角度,只要沉得住氣,多拖兩天,方舟文化就必須降低心理價位,促成合作。

  當然,這不是兩方的博弈,而是多方博弈。

  因此,品牌商不止一家,品牌商之間也有競爭。

  正當,出品方和品牌方之間,就價格拉扯的時候。

  大川音響的“川流”系列,率先以300萬的價格,拿下了《狂飆》第二季前三集的插片廣告。

  成交總價900萬。

  這個價格對現在《狂飆》的收視表現來說,已經溢價了將近一倍。

  這個消息一出,各大品牌商感覺到了壓力。

  這種拉扯階段,就怕有某一個品牌商突然溢價成就。

  這會給其他品牌商,形成“商品”很搶手的“假象”。

  而且,這一次和大川音響成交的900萬插片廣告,方醒還友情贈送了廣告短片,給“川流”的新品耳機拍了一條廣告短片。

  ……

  已經有品牌商購買了《狂飆》第二季的插片廣告,這讓其他對《狂飆》廣告位有興趣的品牌商緊張起來。

  廣告行業有自己的圈子。

  很多品牌商的廣告部,開始在圈子裡打聽情況。

  於是,廣告行業的各種微信群裡,開始有人討論:

  “怎麼回事?《狂飆》第二季的插片廣告怎麼賣出去了?價格真的是300萬嗎?”

  “應該是賣出去了,我剛好認識方舟文化的簽約導演張奕高,他已經開始籌備拍廣告片。具體價格倒是不清楚,聽說總成交價是900萬。”

  “900萬,是幾集的插片廣告價格?”

  “我聽到的消息是三集,是個耳機小品牌。”

  “三集900萬,這不是溢價一倍多嗎?不會是方舟文化左手倒右手演戲吧?”

  像這種左手倒右手,形成插片廣告很搶手的策略,在很多行業都是常見手段。

  目的就是讓買方感覺競爭加大,被迫提前出手,溢價成交。

  “有這個可能,這個小品牌,其實就是跟方醒女朋友自家的品牌,確實存在聯手做戲的可能。”

  “那到底要不要跟?”

  “300萬一集的價格,溢價太多了,就算我想跟,我們公司總裁辦也通不過。”

  “確實,《狂飆》前四集的收視率,只算中等偏上,150萬一集的插片廣告價格,是最標準的。溢價一倍,跟不了。”

  ……

  各大品牌商的廣告部負責人,都在四處打探消息。

  honor手機今年的旗艦機,馬上就要發售,前幾天剛剛開完發佈會。

  這個時候,正在四處尋求廣告合作。

  其實,方舟文化和honor手機合作過很多次。

  前年的時候,方醒還擔任過honor手機的形象代言人。

  所以honor手機的廣告部負責人劉青霖,和方舟文化的好幾位高層都認識。

  認識歸認識,商業合作還是要看價格談事。

  所以,honor廣告負責人劉青霖,想要拿《狂飆》第二季的插片廣告,也只能通過正常渠道去談。

  最多可以從方舟文化熟人那裡,打聽一下心理價位。

  《狂飆》第二季插片廣告價格300萬每集的價格,在廣告圈裡,已經不是什麼秘密。

  劉青霖知道這個價格目前是溢價,而是溢價很多,所以他即便想成就,也沒有決定的權力。

  因為大額的廣告預算,是需要有高層簽字才行。

  劉青霖思量再三,拿著文件敲開CBo辦公室的門。

  “李總,關於今年旗艦機的推廣方案,我這裡有一項廣告預算,想要和你聊一聊。”

  “坐,是《狂飆》第二季插片廣告的事嗎?”李昌嚴已經猜到是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