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魔遊戲:我有一枚命運之骰 作品

第二百三十五章 紅色薔薇


                 “咳咳,怎麼可能?”

  “他們明明只是普通人。”

  海灘之上,黑暗巨人雕像之下,一場大戰剛剛結束。

  原本全副武裝的行刑者小隊,此時已然丟盔卸甲。

  13的小隊不但只剩下6人,殘存下來的這些也成了階下囚,被阿爾伯特的手下死死踩在腳下。

  “為什麼?”

  “阿爾伯特,你究竟做了什麼?”

  行刑者小隊隊長口吐鮮血,難以置信的看向始終坐在棺材上的墮落學者。

  他們竟然還沒有接近正主,就被7個普通人打敗了。

  但這怎麼可能?

  明明只是普通人而已,但卻能使用超能力,而且還是極為可怕的那種。

  阿爾伯特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

  “呵呵,很難以置信嗎?”

  “說實話,最初發現這些普通人覺醒超能力的時候,我也很吃驚。”

  “但我很快就發現了,他們使用超能力不是沒有代價的。每動用一次能力,生命本源便會消失一部分,直到最終徹底碳化。”

  阿爾伯特停下進食,指了指身後的上百座黑色人形雕像。

  這就是普通人突然擁有超能力的代價。

  “看到這些碳化人形雕像的出現,我便知道了他們能力的來源。”

  “在你們到來之前,這座營地所有人,已然被一種獨特的古菌寄生。”

  “除了我之外,沒有人可以看到古菌的真面目。”

  “但我也沒有想到,古菌真正的作用,竟然是可以讓人類隨意釋放【根】的力量。”

  “普通人只是沒有靈性覺醒罷了,又不是沒有靈性。只要能釋放【根】的力量,直接干涉真實世界。他們為什麼不可以擁有超能力?”

  阿爾伯特以勝利者的姿態俯瞰行行者小隊。

  命運是不是很奇特,最終還是我這個階下囚獲得了一切。

  古菌的出現,就是命運對他最大的恩賜。

  ······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即便你所言是真,所謂的能讓人類釋放【根】的力量的古菌真的存在。”

  “但這些普通人的靈性頻率只有36,他們的【根】即便全力釋放,也不可能擊敗我們。”

  “我們每一個人的實力,都不弱於三次靈性昇華的掌控者,這種差距絕對不是普通人突然得到力量可以跨越的。”

  行刑者小隊隊長的目光,落向阿爾伯特身下的華麗棺材,難道那就是所有古菌的源頭?

  但為何棺材裡現在是空的?

  ······

  “哈哈哈!”

  “伱說的對,非常對,普通人的力量當然無法擊敗你。”

  “但你知道嗎?莫看這些古菌可以無限繁殖,分裂,寄生億萬生命。”

  “但它們本質上仍舊是同一生命體。”

  “所以,擊敗你們的從來不是普通人,而是我阿爾伯特。”

  “是我將自己的力量,通過古菌借給了眼前這七人。”

  “是不是感覺很難以置信?畢竟我們學者可是無法獲得任何超凡力量的!”

  “我的靈性頻率也只有36,但我將【根】的力量借給普通人之後,他們卻可以輕易擊敗你們。”

  “這是為什麼呢?”

  阿爾伯特面帶譏諷地看向行刑者們。

  這些傢伙乃是裁決之劍內部專門負責學者事務的,若說他們不知道學者的一些秘密,那就是笑話了。

  ······

  “你,你,你知道了?”

  “你果然墮落了,之前就應該將你就地正法。”

  “可惜,可恨!”

  小隊隊長驚恐的看向阿爾伯特,就彷彿站在面前的傢伙已然不再是人類,而是什麼無比可怕的怪物。

  “哼,什麼狗屁高等基因,什麼狗屁天龍人傳說?”

  “還不是你們隱藏在骷髏會內的內奸,編出來忽悠我們的。”

  “放長線,釣大魚,在邪惡組織內部安插臥底,甚至養虎為患,暗地裡操控非人類組織,這不就是你們裁決之劍最擅長的嘛!”

  “我這次之所以暴露,之所以被抓,不就是因為被骷髏會出賣了嗎?”

  一說到骷髏會,阿爾伯特就恨的咬牙切齒。

  每當學者妄圖獲得超凡力量的時候,這幫傢伙總會恰到好處的出現。

  他們總是會給學者提供一些稀奇古怪的秘法,讓他們配合做一些莫名其妙的實驗。

  然後就是徹底的出賣,在學者即將“成功”之時,將他們賣給裁決之劍。

  阿爾伯特就是這麼被套路的。

  可以說阿爾伯特現在最恨的,除了裁決之劍就是那幫傢伙。

  待到他離開昇仙島,必然會讓這幫混蛋付出代價。

  ······

  “我們學者之所以無法靈性覺醒,無法掌握超凡力量。”

  “根源就在於我們的【根】太強大了,亦或者說我們的【根】本質太高了。”

  “人類這幅弱小的軀殼,根本無法提供足夠的營養讓【根】甦醒。”

  “所以我們才會本能的吞噬吸收任何外來靈性力量。”

  “我們的根,就彷彿紮根於沙漠中的古樹,貪婪的渴求著一切水分。”

  “只要有足夠的營養,大樹終究會長成,我們的根也會甦醒。”

  “到了那時,我們自然能覺醒超凡力量。”

  “人類的身份對我們而言不過是枷鎖而已,是囚禁我們的牢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