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魔遊戲:我有一枚命運之骰 作品

第四百六十二章 二次採煉

  難道是因為它們的生命本質,沒有徹底蛻變?

  亦或者是模擬版本的鬼神之觸,根本無法剝落超凡信息結構?

  ……

  為了得出真實的結論,陳琦一咬牙,一狠心。

  動用生命原液,好好澆灌了一番蓮花。

  陳琦早就看出了七枚古蓮子的特殊,它們應該是真正的超凡植物的種子。

  之所以還未誕生命簇,卻是因為時間不夠。

  根據陳琦的計算,或許50年後,這些蓮花便能長出命簇,化作真正的超凡生命。

  而這本就是超凡植物繁衍的常態。

  ……

  生命原液果然強大,在其澆灌之下。

  僅僅三天,便有三株蓮花長出了命簇,進化為了真正的超凡植物。

  至於另外四株,卻是被它們在進化過程中吞噬吸收了。

  陳琦又被大自然的殘酷深深震撼了一下。

  ……

  雖然心中有點肉疼,但陳琦還是忍痛對其中兩株蓮花痛下殺手。

  鬼神之觸一翻實驗之後,陳琦終於得出了結論。

  即便他的鬼神之觸,乃是模擬版本,仍舊是能剝奪超凡生命的信息結構。

  但能剝落的信息結構的極限,只有15%。

  至少這是這兩株蓮花的極值。

  ……

  至此,關於鬼神之觸能否剝落超凡基因碎片,陳琦終於可以蓋棺定論。

  那便是可以。

  陳琦也由此得出了一個結論,生命體內的超凡基因碎片,並沒有融入生命的基本體系。

  唯有當它們化作超凡器官,亦或者是命簇,才算是真正隸屬於生命本身。

  ……

  但或許是因為蓮花剛剛晉升為超凡植物,命簇本身就不太穩固。

  陳琦的鬼神之觸剛剛“傷及”到命簇,後者立刻崩潰了。

  導致的結果,便是兩株蓮花直接自燃,化作了飛灰。

  可把陳琦心疼死了。

  ……

  經過這一番折騰,陳琦算是徹底完成了對鬼神之觸的掌握與理解。

  然後他便將研究的重點,放到了那些被剝落的生命信息結構上。

  這才是之後修煉採煉之術的關鍵。

  ……

  實驗室中,陳琦的左手已然徹底被鬼神之觸覆蓋。

  在其掌心,一朵金萊花的虛影栩栩如生。

  這雖然是陳琦用庫存的種子,新催生出來的普通金萊花。

  但用於實驗,卻也是足夠了。

  ……

  “這些生命信息結構,乃是被鬼神之觸強行剝落,所以它們同本體,仍舊有著一種奇妙的聯繫。”

  “若是如此,倒是可以用作詛咒之術的媒介。”

  看著掌中的金萊花虛影,陳琦若有所思。

  看來以後同掌握鬼神之觸的人戰鬥,要格外小心。

  ……

  但剝落動物的生命信息結構,比植物的難度高多了。

  陳琦曾用一隻小強做過實驗,結果10次出手,只成功了兩次。

  而剝落的生命信息結構,只有百分之零點幾。

  即便陳琦最後發了狠,對那隻小強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實驗,最終也只剝落了10%的生命信息。

  那隻小強仍舊生龍活虎。

  ……

  經此一事,陳琦也算是開啟了一項新的研究。

  那便是關於生命信息結構被剝離,是否會對生命體本身造成巨大傷害。

  綜合在植物與動物身上的上千次實驗,陳琦得出了一個結論。

  ……

  生命是偉大的,它們自身的信息結構本就處於不斷變化中。

  只要自身丟失的信息結構不超過5%,那麼生命便不會受到太大影響,甚至丟失的信息結構還能再次生長。

  而一旦生命丟失的信息結構超過5%,但未達到10%,自身生命體系便會受到削弱。

  ……

  具體表現為更容易受到外界影響,會出現虛弱狀態。

  比如植物更容易出現病蟲害,動物則是自身免疫系統出問題。

  但這終究不算致命,經過漫長時間的修養之後,丟失的生命信息結構仍舊能夠復原。

  這便是生命的頑強之處。

  ……

  而若是生命丟失的信息結構超出10%,那便不一樣。

  這就仿若生命自身出現“殘缺”,各項功能出現了殘廢。

  而且這種影響還是先天性的,根本無法修復。

  ……

  陳琦對於動物的實驗,也就到達了這個階段。

  但在植物身上,陳琦將這一比例繼續擴大。

  在生命信息結構丟失達到20%之時,生命會展開自救,主動產生變異,閹割自己的一部分功能,以維繫生存。

  而當這個丟失比例達到30%之時,生命已然無力迴天,很快就會死亡。

  這也是陳琦手中金萊花全部死絕的根源。

  ……

  “若是將這些信息結構,再注入金萊花體內,又會產生何種變化?”

  陳琦感受著手中金萊花虛影與本體之間的聯繫,隨手便將其再次注入金萊花體內。

  結果嘛,這不過才剛剛出門,尚未斬斷聯繫,竟然翻臉不認人了?

  陳琦注入的金萊花虛影,直接被視作外部入侵(病毒),受到了頑強的抵抗。

  ……

  大概是由於雙方太熟悉,金萊花很快搞定了病毒入侵,重新將那一部分信息結構吞噬同化。

  有了這一部分“補益”之後,金萊花的狀態肉眼可見的好多了。

  甚至自身殘缺的生命信息結構,也開始飛速“生長”。

  但終究是重新生長,而不是直接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