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寶神豪,從我養麒麟開始 作品

第 402章 華夏至寶(下)

  望氣術下,有一股股古怪的氣息隨著它的動作進入身體。

  但齊鳴眼下並不關心這些,這會兒他的眉頭擰在一起,就跟麻繩一樣。

  那篇文章之所以取名“絕一絕,滅一滅,63代歇一歇。”其實講的是華夏道教的命運,具體說就是張道陵的嫡傳,張天師一脈的命運。

  按照張道陵白日飛昇前留下的遺命,想要成為道家魁首,繼承天師之位。需要具備兩個條件,其一,這人必須是張家的嫡脈成員。

  其二,就是掌管張道陵留下的三件信物,二者都滿足,才算是被整個道教都認可的天師。

  而這三件信物,分別是<三五斬邪雌雄劍>,<陽平治都功印>還有<正一盟威符籙>。

  一千多年裡,張家,甚至整個龍虎山的道教,都是這麼傳下來的,直到80年前,老蔣敗逃臺灣,才起了變化。

  老蔣逃走時,帶走了當時國內儒釋道三大領袖。儒是曲阜孔家當時的家主,孔子第77代嫡長孫,孔德成。

  釋指的是,第六世章嘉活佛,這位是藏傳佛教在內蒙古地區最高活佛。而且從第二世章嘉活佛開始,每一代活佛都是清朝的帝師,地位尊崇無比。

  而道,則就是當時龍虎山第63代天師張恩溥。

  張恩溥在1969年,在臺灣去世,理論上他死後,由64代天師繼位,事實也確實如此,但由於兩岸複雜的政治環境。

  64代天師之位,時至今日仍然是筆糊塗賬,目前兩岸自稱是64代天師的,就有4人。嚴格意義上說,天師府張家的傳承,確實是到63代就戛然而止。

  這裡頭原因複雜,除了政治和血緣的原因外,64代天師不被認可的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張道陵傳下來的三件信物,華夏道教的象徵,龍虎山張家傳承了1800年的信物,丟了!

  而齊鳴眼前,這兩件,貌似很有可能就是那三件信物中的<三五斬邪雌雄劍>、<正一盟威符籙>。

  年代上,齊鳴用望氣術看了,沒問題,貴氣上更是沒有毛病。但貴氣只是側面印證,並不算是實證,他也沒見過張道陵的刻字真跡。

  但是有一樣東西是能驗證的,因為在史料上有詳細的數據留下。

  這麼想著,齊鳴從自己的行李箱裡,拿出了一個電子秤。

  將電子秤放好,歸零,做好了準備,他深吸一口氣,伸手抓向了青銅劍的劍柄。這次小紫只是嗷嗚了一聲,便乖乖鬆開,蹲坐在一邊,看著齊鳴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