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





現場其他讀書人唾棄憤慨,沒想到他們一直追崇的姜兄,竟是這等無恥之人,可真是把臉都丟到他國外族去了。




姜耀祖盜用他人作品的消息,不出半天就傳遍了整個雲山縣,並且還在往外面擴散,事態根本控制不住。




這也怪姜白露。




她急著給自己嫁入皇子府增加籌碼,近幾年可不得使勁兒給弟弟包裝,讓外人都知道她有個前途無量的弟弟撐腰麼。




結果現在算是自作自受,姜耀祖以前的才名有多大,現在反噬的壞名聲就有多厲害。




姜縣令聽到消息,也是嚇得腿軟。




無比慶幸自己可真是聽夫人的話,聽對了!




事情鬧得這麼大,根本不是他一個小縣令能壓下來的,除了放棄這對庶子庶女,他沒有其他選擇。




包庇的下場不是姜家能夠承受的。




所以姜縣令也很果斷,消息出來當天,就在外人面前做出不可思議又憤怒的表情。




當場對外表示:姜耀祖早已被過繼出去,早就不是姜家人了,他沒有這種品行不端的兒子,並且以縣令身份,罷黜姜耀祖童生功名,以後都不得參加科考!




此決定傳出,縣城百姓和讀書人議論紛紛。




有覺得姜縣令這個當爹狠心的,但大部分人還是都稱讚姜縣令的做法,畢竟在這個以孝為大的時代,父母還是很佔優勢。




做老子的把兒子打死都能被原諒,做兒子敢頂撞老子,則要被唾沫星子淹死。




所以不少百姓和讀書人都在讚美。




“連親生兒子都能秉公執法,咱們縣令爺是真正大公無私的好官啊,不像上任縣令,小舅子殺人放火都沒事……()”




那可不,自從姜縣令上任後,咱們雲山縣雖沒變得太富裕,但那些欺男霸女,仗勢欺人的事情,卻少了不少哩。?[(()”




“誒,攤上這麼個品德敗壞的兒子,縣令爺也是糟心,這下家族名聲都被連累了。”




“聽說即將嫁給皇子的姜二小姐,就是這位姜童生的同胞姐姐,兩人都是一個姨娘庶出……”




後面這些話,自然就是故意引導。




畢竟揭穿姜耀祖盜用作品行為的主要目標,就是姜白露,怎麼能夠讓流言都集中在前者身上呢。




然後不出意外。




關於姜白露姐弟的流言,很快就傳到了正在附近行宮中三皇子耳中,讓三皇子黑著臉,急匆匆趕過來算賬。




可不就是算賬麼。




姜白露馬上就要成為他的側妃了,對方名聲不好,他這個未來夫君自然也跑不了。




若是被京城的競爭對手知道,肯定會利用此消息針對,屆時他辛苦維持的朝堂優勢,就毀於一旦了!




三皇子黑著臉回來後,找到姜家把




()姜白露訓了頓,然後就把姜白露的側妃之位改了。




“你弟弟這次的事情對本殿影響可大可小,為了大局著想,你要嫁進皇子府,就只能是庶妃了。”




按照大晉朝規定,皇子後院位分中,只有王妃和側妃能夠上玉牒,也就是被皇家承認的兒媳身份。




而庶妃說得好聽是妃,但其實就跟普通官員家的小妾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