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轉體壇從收購布魯克林籃網開始 作品

第239章 圈內潛規則

  至少如今在國內,他還能虐虐菜。

  他說得好像很有道理。

  此事只能作罷。

  接著。

  大姚帶著蕭深國內四處轉轉,去看一下如今國內籃球環境如何。

  不看還好。

  看完。

  蕭深差點失去為國內籃球事業建設的動力。

  基礎建設差沒事

  籃球場不貴。

  錢能解決的都不是問題。

  主要大環境太差。

  國內小學生、中學生、高中學乃至大學生聯賽,雖然這幾年有所進步,可與國外相去甚遠。

  並沒有一個完善的制度。

  m國從初中開始,能給學生們,創造諸多接觸籃球,打比賽的機會,他們有非常好的籃球氛圍。

  擁有足夠多的群眾基礎,自然而然會有比較出色的球員脫穎而出。

  球隊、教練可以用心去培養。

  他們就能在以後的高中聯賽、大學聯賽闖出名堂。

  接著通過選秀的方式。

  進入nBA。

  走向世界籃壇最高舞臺。

  國內很多學生,甚至到大學畢業,可能都未參加過一次籃球比賽,都未曾體驗過籃球的快樂,你讓他怎麼喜歡?

  直到高中。

  發展比較好的城市,擁有培養籃球特長生實力的學校,才會有意識地,讓有天賦的球員進行比較系統的訓練。

  他們已經錯過籃球最佳的啟蒙期。

  步入大學。

  有些學生終於有時間,追求自己的籃球夢想,可起步太慢,他們大概率無法參加高水平的大學聯賽。

  大學校隊。

  絕大部分球員都屬於特招生。

  好不容易有一小部分,比較拔尖的球員,打出名堂,學校不會輕易放他們參加聯賽,至少要打個三五年,再去參加nBA選秀。

  他們錯過最佳的漲球時期。

  大姚好不容易搞出來的選秀大會,就跟兒戲一般,一言不合就棄權。

  更可笑的還在後頭。

  某些落選球員最後發現,他們當網紅,比打職業賺得要多很多,還去打什麼職業,當個網紅不香嗎?錵婲尐哾網

  而且。

  在國內能不能打上球,得看你懂不懂人情世故,很多青訓球員,縱使天賦不錯,卻很難有表現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