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蟲月二 作品

第191章 喜歡不喜歡

 而且你們九零後零零後實際上根本就很難理解。

 佳佳與我生長於山村苗寨,性情大體一致,她喜歡的人我又怎麼會不喜歡呢!”林佳妮的話確實提醒黃爭,主觀臆斷這個毛病他師父郭槐肯定沒有。

 而三十年前郭槐之所以能讓其它人包括黃大仙,麻老爹這種比郭槐年紀大的人佩服,事實上必定並非只在道法本事,更重要的是人品,是對待事情的思慮慎密,也就是剛才說的沉穩。

 相比郭槐,黃爭就毛燥得多,容易陷入興奮,同樣容易低落,這就是年輕人的毛病,也是兵家大忌。

 最後一句話更是黃爭萬萬沒想到的。

 性情相投的人容易成為好朋友,像莫靜梅與石清流,從初中倆人就是好朋友,學習也相當,用俗語來說就是“人以類聚,物以群分”。

 當然她們喜歡的事與人自然差不多的。

 “林阿姨,你一時不喜歡,一時又喜歡把我都弄不明白了!”黃爭確實難以判斷。

 “哎,等你以後就會知道,喜歡不喜歡其實並非不可共存,有的時候不喜歡就是喜歡,喜歡就是不喜歡,因情生恨,因恨生情並不絕對。

 剛才你說郭槐的好,是別人喜歡他的原因,當然也是我喜歡他的原因。

 當然這些也是我不喜歡他的原因。

 他只是一個算命先生,為什麼要處處對別人好,卻從來少有為自己考慮呢?

 這就是我不喜歡他的原因!

 當然不喜歡你也與這個有關係,你自小受郭槐教誨,什麼上善若水,生而不有,為而不爭,處處為別人著想自己卻甘居於人後,什麼吃虧是福,你的心肯定也不差。

 只是這些理念與整個社會格格不入,甚至於可以說背道而馳,你叫我怎麼喜歡他呢!”林佳妮苦笑著說完眼中竟然含著淚,這是由內而外的眼淚,有別於因為受外事刺激而流淚。

 這一切都看在黃爭眼裡既理解又迷茫!

 學習道學最終理解了道德經之後人會順其自然,就會像剛才林佳妮所言郭槐一樣,為人處事以道德經為本。

 生而不生,為而不爭!

 郭槐孤獨終老,為的是其它女人,卻從來沒有自私的為自己考慮。

 這樣的人確實讓人既愛又恨。

 那麼如此來看學習玄學正宗實在是沒有半分好處呀!

 如果依剛才林佳妮的敘說,那麼完全可以排除她是馬乘風背後金主的可能性了。

 畢竟林佳妮對郭槐是剛才這種既愛又恨的關係,又怎麼捨得報復郭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