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蟲月二 作品

第267章 雁落

 “平沙落雁,媽媽的琴藝更精湛了!”一曲結束,白雲霞也回到茶桌前喝著茶,而李非也不得不由衷稱讚白雲霞的琴藝。

 白雲霞是一個能歌善舞的苗族女人,天生就有音樂舞蹈細胞,較之漢族女人更顯多才多藝。

 “是嗎,看來小非的欣賞水平也提高了。

 我記得你自小就不喜歡歌舞曲藝,認為這些玩藝都是唱給別人聽,跳給別人看的。

 而你一直想做的只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別人。

 所以從小都不喜歡學習這些,竟然知道平沙落雁,倒是很意外。”白雲霞對李非還是一樣的慈母情懷,語氣裡既有抱怨又有稱讚。

 “雁飛得累了,就要找個地方棲息,這青龍山到是適合媽媽。

 不過如果大雁都落在沙漠裡,無水喝無枝棲也太悲涼了點!”李非並不接話,自己評判這首曲子。

 “小非呀古曲可不能這麼理解,古曲講的是一種意境,普通人聽音聽旋律聽曲調,再上一層的聽曲中所韻含的境界,你知不知道還有更高一層?”白雲霞很耐心,對於有機會給自己兒子講音律也是十分開心。

 “你說的是心境,可有多少人能聽出曲中意境,又有幾個人能因曲而進入心境呢!

 媽媽撫琴也該找知音人,如果對上像我這樣自小音盲的人或者是一些風馬牛不相及的人,肯定是得不償失妄費心機了。”李非話中有話。

 “小非,你又錯了。

 撫琴開始肯定希望有知音人,但到最後其實自己就是知音人,不用刻意撫給別人聽的,而是撫給自己聽的。

 由旋律節奏再到領會曲中的意境,最後心裡有境,撫琴就不是手在撫而是心在撫了。

 有知音人當然好了,沒有知音人,自己就是,這青龍山一草一木也是。

 藝術的東西大部分都是超現實的,就好像你學的道,看不見摸不著,全憑自己領悟,也不需要別人認可。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白雲霞的話也是帶著禪機。

 母子見面不說家常一見面就雲裡霧裡的說不著邊的玄乎話,讓人聽了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