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蟲月二 作品

第663章 愛之不爭

 “你觀察很細微,他確實是這樣一個真正的正人君子。 

 所以他雖然看起來並不風趣,甚至於有時說話很難聽,他卻從來不主動害人,但總能應付來自眾多敵對之人的陰謀,體現出一種超然的智慧。 

 這或許就是他身上所體現出來道學智慧“為而不爭”吧! 

 所以他身邊從來也不缺喜歡他的女人,你喜歡他也是一件正常的事。”和雅還是為江城子找到一個適合的理由。 

 “為而不爭,這應該怎麼解釋,像你一樣嗎?” 

 “不錯,為無為,就是順其自然而為,草木生長,秋收冬藏都是“為”,為無為並非什事不做,該生長的時候生長,該枯萎的時候枯萎,並不強求。 

 我們喜歡一個人也是一樣,於男人而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也是順乎心意的事。 

 女人也是一樣的,你可以喜歡花花草草,喜歡山川河流,喜歡藍天白雲,也可以喜歡一個男人。 

 但喜歡卻從來不曾想擁有它,更不需要它給你什麼回報,喜歡一個人也是一種“為”,我喜歡他,但卻不因為我喜歡而有爭,更不會不承認這種喜歡,真誠而不虛偽。 

 我和他一樣,或許他也會喜歡我的,但同樣不爭。”和雅用感情講“為而不爭”的含義比之許多誤入歧途的專家學者更實在。 

 喜歡就是喜歡就算修道之人也可以,只有承認自己的愛恨最後才能達到沒有愛恨。 

 許多人故意迴避七情六慾,覺得是可恥的,殊不知人若無七情六慾還需要修行嗎? 

 人若一直保持得到嬰兒般的道心,那就不存在修行了。 

 就像忘記一個人,沒有必要刻意去逃避,偶爾想起了也不用迴避,慢慢的就會忘了。 

 相反許多人遮遮掩掩或許一輩子都在糾結。 

 敢於拿起才可稱放下。 

 許多人口口聲聲說放下執念卻連承認自己執念的勇氣都沒有,又何談放下呢? 

 連自己心中的惡念都不敢承受,又何以談放下心中的“屠刀”呢? 

 “這不是很痛苦嗎?” 

 “不痛苦,中國道學講不仁為至仁,講大愛,爭為小愛,不爭才能成就大愛,既然不爭又何來痛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