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蟲月二 作品

第705章 區別心

 所以水幾於道也,道無善惡,水無善惡,聖人亦無善惡之心。 

 不過道學之善與佛學之善還是不完全一樣的。 

 剛才的道理用佛學來講就是眾生平等,無區別心。”黃爭給櫻子講這個道理是為了解石清流的尷尬,同時也贊同石清流剛才所問。 

 對待善惡的態度往往可以看出一個人修行的境界,生活中許多世人嘴下的“日膿包”“憨包”經常吃虧上當的人,其實本心保得很好,而且這些人都又應對一句老話“憨人有憨福”,就是得天助的原因。 

 “你們中國人真是奇怪,怪不得儒家會講仁義道德,原來也是出自道家。”櫻子雖然並不完全理解,但對於黃爭的說道還是十分喜歡聽的。 

 “道德在前仁義在後,先道後德先仁後義。 

 道不可得,可得之道是為德,這就是道德的真正含義。 

 中國文明源於道,先秦諸子百家都以道為根本的,當然包括儒家佛家(中國本土的佛家)了。 

 至於說對於馬非,不可否認他確實算得上一個惡人,你可以憎恨他,鄙視他,但你不能去學他的惡,用他的壞心思對付他。 

 如果這樣你最終一樣會憎恨自己鄙視自己,自己也成了惡人。 

 我們生活中都會遇到許多惡人,我們不能因為惡人的惡行而改變自己的初心,變得自己也去行惡,那麼與惡人何異。 

 而這就是聖人對待不善之人依然善之的道理,不受外界影響自己的初心。 

 也是我們常說的“道心”,修道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磨礪的過程,把道心修得堅如磐石,以不變之心應對萬變之世。”黃爭不厭其煩的解釋,似乎忘記了自己在幹什麼了。 

 “黃爭,這裡是迷宮機關重重,不是課堂上讓你可以講你的大道理,出了苗王城迷宮讓你講三天三夜都可以。”莫靜梅顯然對黃爭不分場合的說道很不理解。 

 “其實是給馬非一個機會,我們在等他也在等,等著對方觸碰機關而已。 

 既然這樣那我們就成全一下他,再先走一步。”黃爭說完這才審視著第六個洞的慘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