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作品

第173章 開考

  當然,也有少數幾個真心來參與,想要通過自己的真才實學來衝到皇帝面前,揚名天下的。

  故而,這些大族子弟們的狀態很差,對這次的考核完全不上心,有幾個人甚至在商談等會要不要交個白卷,來證明自己的勇氣和態度。

  科舉對他們來說,根本就不是什麼機會,他們想要做官,那機會實在是太多了。

  儘管皇帝宣佈廢除中正和太學五經,可他們心裡並不在意,廟堂不用自己來當官,還能用誰呢?

  就不怕無人可用嗎?

  而遠處的那些人,都是正兒八經的寒門以及庶民出身的學子們。

  這些人的狀態跟那些高門士子就完全不同了。

  他們此刻很是激動,臉上滿是期待。

  科舉對他們來說,實在是天大的恩德。

  在原先的中正制下,他們這種家族下品,甚至沒品的人,是根本得不到做官的機會,哪怕是投奔了大族,僥倖去了太學,那沒有機會,他們沒有資格參與五經考核。

  道路徹底被阻攔。

  他們最大的機會是在地方為吏,然後抓住某個大族子弟的大腿,阿諛奉承,等著對方提拔自己。

  如今,事情終於有了變化。

  他們也可以參與考核了,大家不是靠家世,而是靠著本身的知識水平。

  當然,大族出身的子弟,哪怕再沒有心思求學,可是自幼享受著最好的資源,老師,書籍,各方面都不知領先他們多少,可這並不算什麼,能讓對方跟自己參與同樣的考試之中,這就已經非常難得了。

  他們此刻沒有心思來商談什麼天下大事,都是在緊張的背誦經典,生怕自己出錯。

  到了規定的時日,縣衙的大門敞開,有官吏出來,讓眾人有序入場。

  站在最遠處的那些大族子弟們,此刻令自家的奴僕開道,隨即大搖大擺的進場,寒門和庶民子弟只能在兩旁等候著,等到他們全部入場之後,方才跟在他們的身後一同入場。

  縣衙很重視這次的考核,儘管參與的人數非常的少,只有七百多人。

  曹髦沒有設立太多的限制,甚至對考題也沒有太重視,任由地方來操辦,這是因為曹髦原先清查地方,弄掉了太多的酒囊飯袋和狡詐惡徒。

  如今大魏地方官吏的空缺是極大的,鄭袤在識別了一下大魏的儲備官吏們後,將他們派往了各地堵住漏洞,可還是遠遠不夠。

  最離譜的就是青州地區,因為原先的叛亂,導致官吏大規模減員,有些縣城裡,只剩下了七八個官員還得郡裡幫著去管。

  這次的科舉,就是要從民間臨時抽調出一批有才能的人來,讓他們來頂上這些空缺。

  通過縣衙的考核,就可以在縣下擔任小吏,將原先那些沒有參與貪汙的人提拔一下,再讓這些新人來輔佐他們,就可以在地方上組建一個全新的行政班底。

  就是因為廟堂的窘迫,這次的科舉顯得有些潦草,甚至有些幼稚,不成熟。

  但是這也是如今的局勢所逼迫。

  在局勢的變化下,任何事情都是會改變的,就說那江陵,若是在吳國上下正常的局勢下,哪怕只有三千人,魏國只怕也得用十萬大軍去圍攻很久,還未必能拿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