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作品

第7章 重塑

  曹髦覺得,他這套理論,在很長的時日裡都能起到一個穩定思想的作用。

  不會再輕易出現思想崩塌,士人們集體擺爛的情況。

  就是對如今的大魏來說,這影響怕是都極為的深遠和重大。

  王肅想過皇帝會很開心,但是他沒想到皇帝會如此重視。

  方才的他,還對這一幕有些期待,可如今的他,卻覺得有些受寵若驚。

  曹髦笑著讓他坐下來,又說道:“當今的昇平世,要如何才能達到太平世,這是最需要您這樣的大家來解惑的。”

  “老師方才所說的內容,朕也明白了許多,或許是因為百姓的緣故?後漢之所以到衰亡世,是因為其君王失德,群臣不臣,民不聊生,歸納起來,民不聊生才是最後的結果,君王失德與群臣不臣只是造成了民不聊生的原因而已。”

  “因此,每當百姓們開始活不下去的時候,就是世代所改變的時候,只有保障百姓們的生活,造福社稷,多行仁政,以民為重,才能迅速進入太平世,這是歷代的經驗所談,是這樣的嗎?”

  王肅更加驚愕。

  他知道這位皇帝在經學上的天賦極為出色,可他沒想到,他的反應居然如此之快。

  王肅笑著說道:“正是如此,自古以來,眾人就爭執什麼才是仁政,而孔子在告訓裡說道:有利於民的才能稱為仁政!”

  王肅說著,無論有沒有這句話都不重要,沒有他可以等會給補上。

  他繼續說道:“當今陛下用嚴律重典,可天下卻正逐步朝著太平世轉變,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這些政策比起過往的放縱來說,是有利於民的,讓百姓們過的好了,那自然就是仁政。”

  王肅是古今文,儒道法都學的大佬,在後來,他被供奉在儒廟裡,後人最稱讚的就是他的博學和強悍的學識積累。

  他當即開始引用起了孟子的文章。

  王肅越說越激動了。

  因為,他忽然發現,若是加上民本思想,那他現在就可以去堵鄭小同的家門口了。

  過去,王肅一直都在反駁鄭玄的學說。

  可是對君王神聖這一點上,王肅不太好反駁,他既不能承認,也不能反對。

  若是承認君王神聖,那聯姻要怎麼篡位??若是否認了,那自己外孫上位後怎麼辦??

  這也成為了王肅的一個短板,在跟鄭學門徒辯論的時候,他們常常以此來攻。

  可現在,王肅忽然發現,自己找到了對敵的寶具啊!

  你說君王神聖?乃公說三世以民為本,這是當今君王親自開口說的,來啊,看誰更有說服力!

  王肅都有些坐不住了。

  王肅沒有再將這次稟告當作一個炫耀的機會,他當即再次說起了自己的其他想法。

  他是真正將皇帝真正放在了鍾毓等人的位置上,能跟自己平等的進行學術交流的那種。

  兩人商談了許久,曹髦方才說起了推廣的問題。

  “這要傳播出去,就得讓工部前來了。”

  曹髦讓郭責去將杜預給叫來。

  當杜預到來的時候,曹髦和王肅正笑吟吟的看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