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作品

第92章 差距

  上一個做類似的事情的人,還是始皇帝!

  他在滅掉人家的國家後,就強行將對方國內的貴族遷徙打散,想要削弱復國勢力,後來劉邦也執行了類似的政策。

  但是曹髦這顯然跟他們都不同,他這嚴格來說,是效仿曹操和司馬懿,對胡人進行內遷。

  但是曹髦的這個內遷跟他們兩個的都不同。

  他們只是讓胡人到中原來放牧,讓他們繼續保持自己的組織形式,流離在廟堂的治理之外,可曹髦的內遷,那是真的直接將胡人變成了城內的居民,組織都給你打散嘍,從此你就是拿著大魏戶口的大魏百姓,跟其餘人沒有任何區別!

  匈奴那邊同樣也是進行這樣的政策。

  對這政策,大臣們倒是什麼都沒說。

  主要還是因為這些事情跟他們沒有什麼利益衝突,皇帝對胡人的行為有沒有不仁義的地方,有沒有不道德的地方,他們完全不在乎。

  他們向來只在意自己的利益會不會受損而已。

  禮部之後,工部,吏部,包括刑部也是說出了自己這些時日裡的成果。

  曹髦過往一直都覺得,朝議可以不再操辦了,但是最近他又改變了想法,還是決定時不時召集大臣們來商談一下。

  尚書檯也需要外臣們的監督和質問,三公九卿們也不只是都給他們找茬,有些指責還真的就很有道理。

  尚書檯內部很是團結,難免會有些包庇自家人的行為,正好用這些老臣們來進行平衡。

  廟堂裡年輕大臣和年邁的大臣,想法和處事差距都很大,讓他們中和一下是最好的。

  朝議用了整整一個多時辰,方才將諸多事情說的清楚。

  朝議結束之後,曹髦最先離開了此處,而有大臣即刻跟上了他。

  跟上他的這位,正是御史臺的何曾。

  看到何曾跟著皇帝一同離開,大臣們對視了幾眼,眼裡都有些慌亂和懼怕,這廝不會又要亂咬人了吧?

  “陛下”

  何曾的臉上堆滿了諂媚的笑容,他點頭哈腰的跟在曹髦的身後,完全沒有一點士大夫的氣節。

  “何公啊,朕記得,這些時日裡御史臺很是平靜,沒什麼大事何公怎麼看起來有些不安呢?”

  何曾趕忙回答道:“陛下,臣是有要事要稟告。”

  “臣聽聞,這些時日裡,各地大族都在動用一切力量,將子弟們往蜀中安排那邊空出了很多的耕地,還有很多的產業,吏部已經是千瘡百孔”

  何曾眯起了雙眼,“可需要臣來出手整頓?”

  曹髦笑了起來,經過這些時日裡的整頓,吏治情況愈發的良好,御史臺沒事幹了,何曾顯然是怕了。

  他是怕他沒了作用,就會被拋棄,被拿出來給群臣出氣。

  曹髦瞥了他一眼,隨即說道:“何公啊,朕絕非是薄情之人,御史臺沒有什麼大事,這難道不是好事嗎?這足以看得出您的政績和才能啊。”

  “像這樣的小事,您自己操辦就是了,不必問過朕。”

  “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