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作品

第153章 其樂融融

  很多大臣鬱郁不得志,就喜歡寫點得不到寵愛的女子形象。

  等到坐下來之後,鍾會方才說起了自己那要緊的事情。

  「陛下,吳國有大臣在私下裡與我書信,想要歸順」

  鍾會一坐下來,就從衣袖裡拿出了書信來,遞給了面前的曹髦。

  東吳有兩個時間段,叛逃的大臣極多,分別是在孫綝執政和孫皓執政時期。

  不同之處在於,孫綝執政時,叛逃是個人行為,通常都

  是直接帶著親信上船跑魏國,可到了孫皓時期,就是直接領著私軍一同跑,除非是有仇,不然就不會將族人丟下來。

  孫皓開始逐漸發力,吳國內已經有大臣開始想要逃到魏國這邊來了。

  隨著魏國的強盛,吳國的衰敗已經是愈發的明顯,而新皇帝孫皓的仁政也是某種助力。

  孫皓上位之後,大族重臣的生活就變得多滋多味了起來。

  孫皓徹底終結了他們原先那枯燥的生活,給他們帶去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驚喜。

  孫皓強行要求國內兩千石以及以上的官員都要將女兒送進皇宮裡,又天天開宴會,逼群臣喝酒,而且必須要喝夠七升,若是喝不下,那就讓人灌酒光是這宴會,就不知已經灌死了多少人。

  倘若是年輕人也就算了,想想那些大族的老者們,都一大把的年紀了,哪裡能吃的下七升酒?

  哪裡經得起孫皓這般折騰?

  吳國上下的情況很是割裂,那些被遣散回去的農夫們,被賞賜的甲士們都在感慨這位好皇帝,期待著往後的生活,而上層這些貴族們,簡直是活在了恐怖片裡,指不定什麼行為就會要了你的命。

  曹髦接過書信,認真的看了許久,方才問道:「何人所書?」

  「聽聞乃是尚書熊睦之子,在吳任議郎。」

  「尚書熊睦勸諫孫皓,希望他能少些殺戮,孫皓就令人用刀柄將他捶打成了肉泥」

  曹髦此刻也是沉默了許久。

  尚書啊,就因為勸諫,直接錘成肉泥??

  鍾會此刻又補充道:「此人說想來投奔我大魏,我卻沒讓他急著前來,我想,他待在吳國,或許會對我們更有幫助孫皓這廝,當真是令人捉摸不透。」

  「原先,他只是對大族和寵臣動手,對那些居於高位的禮敬有加」

  「到如今,連做實事的尚書都被他錘殺,我看,要不了多久,就連施績這樣的人,都要遭受他的迫害了。」

  曹髦沒有反駁。

  孫皓是一個可塑性和成長性都很強的人,他從登基一個月後開始折磨別人,而這個範圍是在逐步的擴散的,最初他只是幹一些大族和近侍,後來擴大到朝中群臣,再往後就會擴大到將軍們的身上,最後連底層百姓們也不能逃脫了。

  史實記載孫皓的嬪妃的親信在外劫掠百姓,有官員發現這個行為,便處置了嬪妃的親信,然後孫皓就令人將鋸子燒紅,再將那官員的頭給下來。

  再往後,孫皓甚至因為一個官員的風評太好而砍掉了他的頭,按照孫皓的說法,政績和風評這麼好,那肯定就是在拉攏民心,想要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