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作品

第9章 完美開局

  “鄧公啊,方才人多嘴雜,我不好多說真的要全力操辦水利之事嗎?”

  聽到毌丘甸的詢問,鄧艾很是平靜的說道:“陛,陛下讓我來治理當地,除卻生產,其餘的都不重要,只要當地變得富裕起來了,什麼都好說,百姓們都快活不下去了,忙別的事情也沒有意義。”

  毌丘甸點頭,深以為然。

  鄧艾是個很現實的人,他跟鍾會完全不同,他不在乎事情成功是不是因為自己的緣故,只要能完成就好。

  而蜀地的開局簡直是太完美了,鄧艾甚至都不需要多去想什麼。

  諸葛亮當初就已經留下了不錯的底子,甚至都有一定的規劃,鄧艾能看明白,諸葛亮的發展規劃其實包括了南中的幾個郡,在他逝世之後,這些規劃就中斷了。

  既然如此,那事情就太簡單了。

  首先,修補各地的水利設備,同時開始投入精力去激活,等到水利差不多恢復到諸葛亮時期,就可以去搞農田,等到農田也差不多恢復,可以再次啟動對南中的治理,將那些線連接起來就好。

  南中也並非是不適合耕作的貧瘠土地,若是能這些事情都給辦妥,那巴蜀就會再次變成天下糧倉。

  鄧艾對此很有信心,他原先去各地考察,所考察的就是耕地跟水利,本來還以為要靠自己呢,誰能想到,道路早就被鋪好了。

  沒有比這個更加簡單的事情了。

  鄧艾接下來什麼都不用做,就看著這些人去恢復就好了,他甚至決定以此來識別巴蜀境內官員們的才能。

  若是能辦好這些的,可以提拔,若是辦不好的,直接讓他滾蛋。

  一舉兩得。

  鄧艾的內心再次變得有些得意,他覺得自己用不了多久,就能讓這裡恢復到過去時的模樣來,將這裡治理成一等一的好地方。

  鄧艾並沒有繼續待在成都,他在宣佈好了命令之後,就再次離開了城池,坐著車,前往各地。

  鄧艾向來就是個實幹派,當初他在兗州治理當地的時候,也是會親自下耕地,他在年少時是吃過苦的,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名士病。

  他對耕作水利等事都極為的熟練,非常有經驗,可以說,不弱於魯芝。

  他不願意待在城池內對眾人發號施令,他要在巴蜀各地內遊蕩,以此來讓各地的官員們都不敢怠慢。

  在接到了命令之後,巴蜀各州的官員們頓時放下了其餘的事情,全力開始搞水利的事情,無論是中原派還是本土派,此刻也沒有再爭權奪利,互相排斥了,大家都聚集在了一起,全力以赴。

  不是因為他們良心發現,而是因為做不好會有很不好的結果,鄧艾這個人是會你的人頭來鑄京觀的。

  鄧艾極其不喜麾下的彼此告發,倘若有人來向鄧艾告發同僚的罪行,他往往會將兩個人一同處置。

  雖然這麼做有些一刀切,但是卻很好的遏制了兩股勢力的爭鬥,在鄧艾的巡視下,巴蜀的工作迅速得到了開展,遠遠超過了隔壁的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