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作品

第12章 我意已決!

  他在懷裡翻尋了幾下,將一份輿圖交給了毌丘儉。

  “您看看,這是高句麗人在各地的城池,道路,以及駐軍情況”

  “我甚至領著軍隊到達了他們的王城之側,他們很是懼怕,卻不敢輕易出城。”

  “這些人實在是太弱了,不堪一擊!我看他們在各地的駐軍,才不過數百人!”

  文鴦吐槽了起來。

  毌丘儉再次發笑。

  這並非是高句麗太弱,純粹是因為大魏太強。

  這百餘年裡,三國彼此打的頭破血流,說一句窮兵黷武都是看不起他們。

  後漢境內爆發叛亂,派遣三萬軍隊都已經算是大軍出征了,大魏呢,十萬人以下的戰役那是一個接著一個,這就給魏人一種錯覺,覺得常備軍隊沒有十萬的都是垃圾。

  因為內戰的緣故,三國在戰鬥力上是格外的生猛,曹魏不必多說,塞外政權沒有一個不服氣的,強大如拓跋部,擁有二十萬軍隊的情況下,還得派人跟曹魏結交求和。

  蜀國和吳國面對周圍的敵人也是重拳出擊,不曾吃過虧。

  而完成大一統後的大魏,實力已經強盛到了一種令人望而生畏的程度。

  光論軍力,無論是從戰鬥力還是從軍備或者其餘方面出發,對塞外都是絕對的碾壓局勢。

  羊祜這支軍隊甚至都不是最精銳的,跟大魏其餘各地的軍團比起來,那大概是要被吊起來捶打的。

  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依舊能穩定的碾壓四周。

  高句麗還真心不弱,哪怕是如今崛起了一次後被毌丘儉打斷了腿的高句麗,他也擁有十餘萬的部族,能打仗的人超過了三萬。

  這放在諸多塞外政權裡,也能稱王稱霸,很多小國是連一萬軍隊都湊不出來的。

  就例如南邊的三韓,三個合力都未必能湊出一萬軍隊來。

  再如西域,有幾個小國,全國的人口也就在兩萬人左右,能有個三千軍隊那都是窮兵黷武了!

  當然,曹魏也不會讓中軍出去打高句麗的沿路的損耗太大,而且也沒有必要。

  面對三萬軍隊,其中兩萬可能都是臨時抓來的農民,這需要用中軍嗎?鎮北是幹什麼吃的?!

  毌丘儉看著坐在自己左右的兩個人,“不要輕視這些人。”

  “作戰的人是必須要謹慎的,哪怕是擁有著巨大的優勢,也不能掉以輕心。”

  他解釋道:“我這次奉命前來幽州,是為了討伐高句麗與拓跋,安撫慕容與段部,為陛下平定北方。”

  羊祜和文鴦趕忙起身,朝著毌丘儉俯身大拜。

  “願跟隨大司馬破賊安邦!!”

  毌丘儉嚴肅的說道:“廟堂裡的諸公認為,不該輕易動兵,應當與拓跋,高句麗等和睦相處。”

  “他們卻是不知道,高句麗當初是後漢的藩國,年年朝貢,而當後漢勢微,他們則攻略後漢城池,殺其官員。”

  “如今大魏兵鋒最盛,此刻不去討伐這些外敵,難道還要等到他們強盛起來之後嗎?!”

  “我意已決!儘快平定幽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