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讓你救場,你一人分飾七角 作品

第176章 細數成績,老院長被嚇死了


                 “唐代僧彥悰在《後畫錄》中評價:‘觸物為情,備皆妙絕’,‘遠近山川,咫尺千里’,評價可謂極高。”

  “唐代張彥遠評《遊春圖》,‘動筆形似,畫外有情’。雖然只有寥寥八個字,但是分量極重。”

  “宋代《宣和畫譜》評價說:‘寫江山遠近之勢尤工,故咫尺有千里之勢’,這評價之高就不用我贅述了吧?”[5]

  “明代董其昌,這個名字你們大多數人肯定聽說過。他說《遊春圖》是‘世所罕見’的墨寶,對它推崇備至。”

  “這麼多評論家當中,也不乏當代著名作家的點評。沈從文說‘這畫卷的重要,實在是對於龍國山水畫史的橋樑意義……沒有它,歷史即少了一個重要環節。’剛才我們一起欣賞這幅畫,應該對這句評語感同身受。”

  一條條評論羅列下來,再次讓觀眾們對展子虔和《遊春圖》有了全新的認知。

  他們之前就覺得這傢伙很厲害了,畢竟他的繪畫天賦領先西方世界上千年。

  然而聽完眾多歷史名家點評之後,他們才知道他和它是歷史中極為重要的一環。

  如果缺失了這一環,龍國擁有此等水平的水墨畫可能要延遲幾個世紀才會出現。

  從死板、僵硬、缺少構圖,突然進化到接近完美,這中間有著一道天塹。

  而《遊春圖》的出現則打破了這種限制,全圖無處不展現著一種空間之美,人物、山水疏密安排十分得宜,展現著自然界的交替、交換與重疊。

  這是多麼高級的天賦,才能讓他實現這種跨越?

  仔細一想,他們就彷彿大冬天吃了冰淇淋,舒爽得渾身通透。

  老祖宗牛!

  太牛了!

  《遊春圖》鑑賞完畢,可是對蘇秦的“鑑賞”才剛剛開始。

  陳秋生看著蘇秦,宛如在看一個絕世寶貝,神仙鬼才。

  “蘇秦啊蘇秦,你真是太驚才絕豔了,你故宮博物院的頂級工匠修復這樣一幅古畫要多久?”

  這個問題不僅把蘇秦問住了,也把直播間的上千萬網友吸引了。

  蘇秦才用三個小時就修復完成,那故宮博物院的頂級修復大師應該也差不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