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讓你救場,你一人分飾七角 作品

第197章 真正的《十面埋伏》,你們根本無法彈出精髓


                 “鏗鏗鏗!!!”

  “鏘鏘鏘!!!”

  蘇秦撥動琵琶弦,鏗鏘之音如萬馬奔騰,如萬軍列陣。

  他彈奏的《十面埋伏》,沒有像鶴田駿奇那樣一開場就充滿殺氣。

  但是所展現出來的恢宏,卻完美將百萬雄師列營的龐大陣仗烘托出來。

  因為《十面埋伏》這支古曲,樂曲整體可分為三部分,並由十三段帶有小標題的段落構成。

  列營、吹打、點將。

  排陣、走隊、埋伏。

  雞鳴山小戰、九里山大戰。

  項王敗陣、烏江自刎。

  眾軍奏凱、諸將爭功、得勝回營。

  這支曲子是以公元前202年,劉邦與項羽垓下之戰的史實為內容。

  用標題音樂的形式,描繪了激烈的戰爭場面。

  雖為史實,卻也不乏豐富的感情色彩

  第一部分描述了漢軍大戰前的準備,著重表現威武的漢軍陣容。

  這五個小段中,“列營”實際上是全曲的引子,節奏比較自由,渲染了戰爭氣氛和軍營雄風。

  但鶴田演奏出來的效果卻是殺氣撲面,硬生生把百萬雄兵變成了倭寇登陸,帶著變態的慾望進村搶劫。

  但不得不說,這很符合小日子的國情培養出來的變態國民。

  這個民族自古以來喜歡偷、喜歡搶、喜歡當強盜。

  要不然也不會有竹下、高橋、渡邊、井上、山口、河野、前田。

  這些奇(離)奇(譜)怪(變)怪(態)的姓氏了。

  蘇秦彈奏的《十面埋伏》,以百萬漢軍列營的恢弘大氣為切入點。

  緊接著“吹打”這段來了。

  在蘇秦的傾情彈奏下,樂曲不僅具有濃郁的抒情氣息,還用琵琶模擬出古代吹管樂器演奏的行進曲音調。

  就像是古代行軍時笙管齊鳴,旌旗蔽空,戰戟直至蒼天。

  紀律嚴明的漢軍浩浩蕩蕩、由遠及近、昂首闊步地碾壓過來。

  一股恢弘大氣的壓迫感憑空而生,壓得聽眾幾乎喘不過氣來。

  還不給眾人喘口氣的機會,“點將”、“排陣”、“走隊”三個小段接著“吹打”。

  每遞進一個段落,就循序漸進地把宏偉壯闊的史詩戰場重現在聽眾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