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祖宗出山,被封靠山王! 作品

第293章:資本論

  “最後到吃不起飯的時候,擺在他們面前就只有一條路了,造反。”

  “而這個週期差不多就是三百多年,底蘊深厚的王朝可能會達到四百多年。”

  “真差不多到時候了,無論那個王朝的皇帝是聖君還是昏君都已經不重要了。”

  “因為想要擺脫這個規律就只有讓土地進行再分配,可是皇帝就是依靠百官來統治百姓的,他自己就是最大的地主,他怎麼可能會把自己的家產分給百姓去呢?”

  “這是歷史的規律,誰都阻擋不了的。”

  “這這這..........”

  聽完這些話之後方孝孺整個人都傻眼了,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這是他從來都沒有聽到過的言論。

  他本能的想要反駁,但是卻找不到一個點來進行反駁。

  因為朱閔的這番邏輯挑不出來絲毫的毛病,甚至還有大量的事實來佐證。

  而他原本的那些昏君滅國什麼的,在朱閔這大量事實佐證的說法面前,根本就不堪一擊。

  是這個道理啊。

  哪怕是聖君,他也不可能把自己的土地分給那些窮苦的老百姓啊。

  在一旁的朱元璋再次的聽到這番言論又有了新的感觸,因為他發現他的大明現在好像已經走上了要擺脫這個規律的道路了。

  “叔父,咱們好像已經提前的走上這一條路了是嗎?”朱元璋問道。

  “對啊,就是已經走上了。”

  朱閔笑了笑:“王朝之亂的根源就在於百姓沒有飯吃,但若是百姓有其他的方法謀生,哪怕是沒有土地他們也不會造反的。”

  “只要百姓手裡有錢,那些地主自然願意把手裡的糧食賣出去的,總不能一直存在家裡發黴吧?”

  “所以嘛,做生意才是正道啊。現在大明缺銀子,只有銀子多了,商品才能更好的流通起來,咱們跑到海外去賺取銀子,肯定會在國內花出去,帶動周邊的商業發展,那些人也就有錢了。”

  “他們有錢了也肯定會花出去的,這樣就能夠養活更多的小商販。那些小商販賺的錢最後無非還是買糧食,而地主們拿到了銀子之後不還是要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