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莞那些年 作品

第372張 觀念的差異


  原本以為冬瓜只會拿個一兩張,沒想到二十多張被冬瓜全拿在手上,楊銘想收回錢包都來不及了,幾個大人看了捧腹大笑。

  “冬瓜,你全拿走了,舅舅沒錢用了呀!”

  “給你!”

  只見冬瓜從那一疊錢中拿出其中一張來給到楊銘,這是給錢他舅舅用,眾人又是捧腹大笑。

  “呵呵呵……”

  “舅舅,舅媽呢?”

  “舅媽?舅媽回她自己家了呀!”

  “啊?你為什麼不把舅媽帶回來?”

  哄了一會兒,楊銘也不陪這小屁孩玩了,去自家院子裡轉了一圈。他在觀察地形,看院子後面這塊地可以建一個多大的豬圈。

  農村的房子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前寬後寬,前面是正房,與正房相隔個五六米再蓋一個後座,讓中間形成一個小院子,後座後面再圈一個院牆。

  如果算上門口的禾場,幾乎每戶佔地最少都有四百平,楊銘家也是如此。

  用腳步丈量了一下後院,差不多還有一百多平。

  原本用土磚圍起來的院牆,已經快垮塌了,不過院子裡也沒什麼,就一個牛圈、一個茅廁、一顆梨樹和一顆葡萄樹。

  再回到後座,後座一邊的廂房放的是農具和柴禾,另一邊是廚房,中間堂屋放了一張原來他爸媽結婚時的方桌。

  “就把院子建成豬圈吧!再把這個後座也改成豬圈就可以了。”

  此時,楊銘心中已經有了想法,於是,他很快就把這個想法告訴了楊母。

  “什麼呀?你個敗家玩意兒,這麼好的房子你要用來養豬?那做飯到哪裡做?”

  儘管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但還是沒想到老媽的態度會這麼激烈。楊母沒反對養豬,但她不同意把廚房和柴房也用來養豬。

  他深吸一口氣,心平氣和地說道:“媽,現在都什麼年代了,你還要那個灶臺幹什麼呀?咱們再重新在小院裡蓋一個新廚房,燒煤氣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