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莞那些年 作品

第448章 實地考察

  “大叔,我們是來參觀養豬的,”王成芬將一袋橘子雙手遞給大叔,微笑著說道,“方便去看看您的養豬場嗎?”

  大叔見兩人儀表堂堂,又開著轎車,還送了一袋子橘子,便爽快地同意了。

  大叔家住的是一層的平房,穿過平房,是一個院子,院子已經用彩鋼瓦搭成了棚子,堆放著飼料。

  院子後面是蓋著機瓦的後座房,這樣的後座房有三座,每座又有三間,中間一道不足一米的過道相連。

  第一座瓦房的地坪與正房差不多高,後面兩座瓦房的地坪比第一座高出了一米左右。

  看得出來,第一座是前幾年蓋的,地坪是平實的,而後面兩座是最近幾年剛蓋的,地坪是帶漏縫的預製板。這個楊銘懂,就是為了方便清潔豬圈的。

  第一座瓦房,東邊一間豬圈裡躺著一頭大肚子母豬。

  “大叔,這個是快要下崽了嗎?”楊銘問道。

  “是呀,不到一個星期就要下崽了。”大叔說道。

  “哇!好多小豬崽。”王成芬驚訝道。

  幾人又轉身看向中間的豬圈,一頭母豬躺在地上,懶洋洋地睡著覺,顯然是懷著孕,只不過肚子小一點。

  西邊的豬圈裡有十幾只小豬崽正在搶食吃。

  “這是一窩下的崽嗎?”

  “是的。”

  楊銘數了一會兒正在歡快搶食的小豬崽,其中有一隻在搗蛋,害得其他小豬亂竄。

  楊銘一時沒數清,便問道:“這一窩有多少隻呀?”

  “嗯……下了十六隻,死了一隻。”

  楊銘沒有多問,又走向第二座瓦房。東西兩邊豬圈大一些,中間的豬圈被走廊佔用了一點,小了三四個平方。東西兩邊,每個大豬圈裡養了六頭大肥豬,中間的小豬圈裡養了四頭。

  第三座瓦房的格局和前面兩座一樣,只不過豬隻有半大,是那種又長又瘦的體型。

  “叔,您喂這麼多豬,需要幾個人打理呀?”楊銘又問道。

  “哈哈,一個人忙不過來,兩個人又很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