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莞那些年 作品

第488章 規劃

  這要土地,那也要土地,現在如果不規劃好,到時候就會亂成一團糟。搞不好就是大棚旁邊是豬圈,豬圈旁邊住人,住人的旁邊又是製衣廠。

  為了長遠發展,他要提前把土地規劃好。可是,政府明令禁止佔用水田實施農業生產以外的一切活動,想要蓋房子只能用荒地或旱地。

  原本楊家壪還因為水利條件不好而發愁,現在開始發展了,突然又覺得旱地不夠了。

  “楊銘,沒去走親戚?”

  楊俊正忙著,突然接到楊銘的電話。

  “走完了,你在家嗎?”

  “我在村委會,找我有事呀?”

  “嗯,有點事,我去找你。”

  下一刻,楊銘出現在了村委會。

  “大過年的,在村委會幹什麼呢?”

  楊銘見到這傢伙用筆在紙上畫呀畫,像是地圖,但又不是。

  “哎,把村裡的未來規劃一下,”楊俊將手上的傑作遞給楊銘,說道,“來,你有見識一點,幫我看看這規劃行不行。”

  楊銘接過來看了半天才看明白,他把村裡規劃成了居民區、大棚區、農田區、養殖區和工業區。本來楊家壪的地盤就不大,他這樣一規劃,就顯得很緊湊了。

  見楊銘不說話,楊俊解釋道:“我這暫時只規劃了我們生產隊,其他隊還需要循序漸進。”

  “養殖區你打算怎麼弄的?有沒有什麼想法?”楊銘問道。

  換作是去年,他可能都覺得楊俊這個方法很好,可是,當他去湖南考察過就覺得這樣搞不行了。

  村民自己養幾頭、十幾頭還沒多大問題,一旦規模大了,到時候整個村裡都瀰漫著豬糞的臭味,那還怎麼住人?

  “再過一兩年,那些養豬的嚐到甜頭後肯定會要土地蓋豬圈,到時候把他們集中到這裡來蓋豬圈,形成一個養殖區。”

  “養豬不能這麼搞,首先是環境問題,豬養得多了,空氣就臭,其次是沒有議價能力。依我看,還不如搞集體養豬,採用股份制的方式搞一個大型養豬場,那樣既節約土地,又能提高競爭力,還可以有效的控制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