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莞那些年 作品

第538章 阿文家的房子


                 “這裡有水管,先用掃帚掃一下,然後拿水管直接衝,稀的流到蕩溝子裡了,乾的賣給養魚的老闆們了。”楊母指著掛在牆壁上的水管說道。

  “大棚裡不要嗎?”

  “他們家裡有養豬,怎麼可能來我們這裡買?”楊母說道。

  在農村,沒有誰會花錢買在他們看來不值錢的東西,這個楊銘沒有詫異。

  在兩個院子的中間有一個沒有門的通道,穿過去就是飼料廠。

  北邊是一間大瓦房,裡面放著幾臺高大的機器,邊上碼放著一些原材料。靠近路邊的南邊是一排平房,一共四間,可以住人,也可以辦公。

  “這兩邊的院子你們怎麼不把地坪打了?”

  看著兩邊滿是泥土和沙粒的地面,楊銘有些不滿。

  “這孩子,這也不影響我們做事,等豬賣了,有錢了再慢慢打地坪也可以的。”楊母嗔怪道。

  “那五十萬用完了?”

  “沒有,還多著呢。”

  “那為什麼要等到豬賣了再打地坪呀?現在弄好,看起來不是更舒服一些嗎?”

  “看起來舒服有什麼用?還不是餵豬的地方?”

  “好吧,那隨你。”

  鄉下人做事主打一個“穩”字,不能讓錢打了水漂。當初要買這對進口種豬,楊母就一百個不同意,還是楊父開明一些,才沒有讓楊銘的計劃泡湯。如今的養豬場和飼料廠的建設,他們自然不會高歌猛進了,得一步一步來。

  “媽,爺爺奶奶呢?怎麼沒看到他們人?”

  “你奶奶身體不舒服,你爺爺帶她打針去了。”

  “奶奶怎麼了?”

  “小毛病,醫生說打兩天針就好了。”

  楊銘放下心來,又問道:“爺爺奶奶沒餵豬了吧?”

  “沒,兩個月前你爺爺奶奶把豬賣了之後,就搬過來了,你爺爺幫著我們收一些玉米、麥麩之類的東西,你奶奶給我們做飯,晚上他們守夜。”

  “媽,奶奶做的飯你吃嗎?”

  “不吃能怎麼辦?有時候生產飼料也很忙的。不忙的時候,我還不是做飯給你爺爺奶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