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小神捕 作品

第491章:好吃

  就見李天順緩緩道:“傳說在大齊朝建國前,有一位讀書人因被奸臣所害,以莫須有的罪名流放到了北方一座偏僻小城,名為錦州。

  這個讀書人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只得開了一家餅鋪為生。

  有一次北方蠻族入侵錦州城,官兵奮起反擊,這場防衛戰打了一個多月還沒有結束,直打得城中糧草奇缺,守城軍民都是餓著肚子在防守。

  這書生見狀,就把家裡存的幹豇豆、土豆、寬粉,還有剩下的半扇排骨燉了一大鍋慰勞將士。

  可這些將士們太餓了,一鍋菜根本就不夠吃,情急之下書生就將擀好的麵餅鋪在菜上,菜熟了餅也可以吃。

  而且就算是菜少,這些浸透了菜汁的麵餅依然有味道。

  沒想到這種權宜之計的做法,讓出鍋以後的豇豆和餅特別好吃,加上排骨和土豆,散發出一股獨有的香氣。

  這種主食與副食搭配的做法,也讓飢腸轆轆的將士們吃了後很快就有了飽腹感,士氣大振的同時,趁著夜色打開城門,竟對敵人來了個夜襲反擊。

  一鼓作氣殺了蠻族頭領,擊潰了蠻族的兵馬。

  守城以後,這道佳餚又被書生加以改進,在保持原有口味不變的情況下,將麵餅做得更加纖薄筋道,讓這份來自於黑土地的味道也更加濃烈!”

  這還真不是李天順瞎編的,這道菜的來源和歷史就是如此,只不過那是上輩子的歷史,反正自己已經提前說了這是個傳說。

  嘖,真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賦予這道菜一個吸引人的典故。

  試想一下,當客人邊吃邊遙想著那段金戈鐵馬的種什麼感覺,而菜餚本身好吃不好吃,才是永遠不變的硬道理!

  “錦州在哪兒?”舅舅好奇的問。

  李天順遙望著北方道:“在北方幽州之地,離此三千餘里,需過萬水千山方能到達。”

  舅舅晃了晃腦袋,三千里的距離對他這個只去過三百里外縣城的人實在是太遠了,又問:“那你是怎麼會做這道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