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狗花 作品

123. 番外 女探花 狀似脆弱,卻堅不可摧。……

聖旨送入府門那天,竇清漪終於看見了她父親對她笑。




全家上下喜氣洋洋,爆竹從街頭一直鋪展到了巷尾。她母親也拉著她的手喜極而泣,說沒有白養她一場,終於將女兒教養成了材。




竇清漪不明白,為何自己今日才算成材。




春闈放榜那一天,她父親氣得險些昏過去,拿起竹鞭將她的手心都打腫了。他說她丟了竇家的體面和她自己的清白,說此後再不會有人敢娶她,讓她包起頭髮,自去山上做姑子。




她父親位極人臣,罵她罵得捂著心口坐倒在地,也沒提過一句她那篇讓皇上親口贊過的文章。




可今天,他卻誇她誇得老淚縱橫。




“得蒙陛下不棄,看得起你多讀了兩本書,你要知恩,好好侍奉太子殿下。”她父親說。




這天,竇清漪放下聖旨,面無表情地回了閨房。




她素來脾氣很好,但這一天,她獨自關上門,點燃了燭臺,顫抖著手捧著它,險些將滿屋她愛似眼目的書冊全部燒光。




她母親急得在外頭拍著門,說她自幼最是懂事,怎麼眼下越長大越不可理喻。




竇懷仁抱著胳膊靠在一邊,懶洋洋地說皇恩浩蕩,說她不知好歹。




隔著門扉,她頹然跪倒在地,燈盞翻在一旁,點燃了她的裙裾。




她對著滿室的聖賢書,無聲地伏倒在地。




她十六歲,讀過的先賢名著比這屋子還高。




可她怎麼還要被關在這座屋子裡,為什麼古今千年的大儒,說過那樣多振聾發聵的話語,卻沒有一句,能為她指出一條通向屋子之外的明路。




那把火終究沒有燒起來,在她的裙襬上就熄滅了。




而那位市井街頭交口稱讚的繡手探花,也安靜地坐上了十里紅妝的喜轎。




皇上另點了新的探花,東宮裡則多了一位豔色驚人、卻冷若冰霜的太子妃。




東宮裡女人多,消息靈,漸漸地,大家都知道,那位太子妃空有一副漂亮的容貌和會讀書的腦袋,卻是個木訥無趣的性子,不得太子喜歡。




但只有竇清漪知道,這是她絕望之中,為自己找到的唯一一條活路。




做妻子,亦能為人臣。治下後宅的清明可令君王無後顧之憂,培育賢良的皇嗣可為社稷承千年之功。而枕邊舉案齊眉之人,亦可輔佐君王,直言而諫,盛世清明之下,便亦有她所付出的點滴之功。




她仍舊能做她想做的事。




她十六歲,只接觸過後宅裡汗牛充棟的文字和親緣單薄的父兄,便懷著冰霜中最後一點火熱的血,站在了那位高莉明堂的太子身邊。




她做了正妻,登了後位,站上了一人之下的雲端,成了天下最尊貴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