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派盜墓筆記 作品

第246章 遺產

  “哎.....結束了,老頭子我這一生也結束了,我得去找刀娃子嘍。”

  說罷,他看著我問:“年輕人,我們素不相識,你卻對我噓寒問暖,送茶倒水,還幫忙處理刀娃子屍身,不妨直接說吧,你圖我姓許的什麼?能給你的我都給你。”

  呦,沒想到這麼快就被看出來了。

  我指了指窗臺,那裡擺著一排泥捏的小人俑,細心的能發現,這些人湧身上都刻上了一個梅花形狀的記號。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其實這些泥人俑全都是仿照北魏時期的臉型捏出來的,不光是臉,包括衣服和神態動作,都和北魏的一模一樣。

  梅花形狀的記號,在加上這人姓許,我早就猜到了,這人有九成九的幾率,就是在江湖上銷聲匿跡了三十多年的“冊門鬼手.....許小波。”

  所謂冊門,是過去老古董行裡專門仿照冊子書畫的這一類人,這一小波人在古董行裡地位極高。

  小米的師傅廖伯嚴格說也算冊門的人,但廖伯遠沒有眼前這個老頭厲害。

  50年代以前,最值錢的古董不是青銅武器,也不是金銀珠寶,而是字畫書法!一字千金,不是吹的。

  民國時期,最牛的古玩鋪子榮寶齋凡要收一些貴重古畫,都會去找冊門的高手問問:“這張畫不是你們仿的吧?”

  只有冊門的高手說了不是,榮寶齋的掌櫃才敢下重金收。

  鬼手許小波,是把頭對我講的以前有這麼一個人,我猜他肯定藏有好東西。

  我直接挑明瞭。

  我說許爺你無兒無女,你如果有什麼遺產就都留給我吧,以後每逢清明,我肯定會給你老人家上一炷香的。

  得知我的想法,他聽後不但沒生氣,反而哈哈大笑。

  最後,他竟然說出了老家的方言:“你這個龜孫兒,原來打的是這個算盤。”

  我只是嘿嘿一笑。

  隨後,他看著我道:“我在外面是藏有一些東西,但就算我告訴了你藏的位置,你能出去拿到?”

  “這個就不用您老操心了,我自有辦法。”

  聽聞這話,他先是若有深意的盯著我看了眼,隨後便說:“罷了,附耳過來。”

  “我死後,那些東西就是你的了,那些東西價值連城,你一定要記牢地址。”

  “都藏在南京市,夫子廟,長白街2號,白鷺小區對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