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派盜墓筆記 作品

第72章 馬大超的豪言壯語

  “大鱉?”

  “嗨,就是石頭做的大烏龜,可他娘大,最起碼有好幾噸重!文昌這裡有一個,臨岐那裡也有一個,都一模一樣的!”

  馬大超帶著我穿著樹林,又翻過一個小山坡。

  眼前荒草叢生,一個巨大的青石大烏龜赫然出現在眼前。

  這大鱉造型古樸,雖然表皮風化的十分嚴重,但那種沉穩霸氣感依然不減當年。

  我繞著看了一圈,心想這絕不是普通的古墓石雕件,這是大玄武,肯定是以前民間用來鎮水的。

  潘家園西門進去有個石雕區,我心想誰要是有本事把這大玄武搞過去,賣個十萬二十萬肯定有人願意要。好像這大龜兒至今還在那裡擺著。

  馬大超畢竟本地人,他了解的多,他告訴了我這個鎮水玄武的來歷。

  他說以前有個叫洪篆的財主,這人出錢為當地建了個攔水大壩,建成以後大財主很滿意,便給當時的建築隊頭頭一個叫宋寒的人包了個大紅包,這紅包大到了比建造攔水壩的總費用還要高。

  宋寒覺得錢太多了自己不敢收,於是提議請上好的石匠在做兩個鎮水獸用於保一方平安,這就是文昌鎮山上大石鱉的來歷。

  大財主洪篆修的那個大壩,從公元420年一直用到了上世紀1959年都沒壞,整整用了一千五百年,幫周圍很多村子解決阻擋了洪水隱患的問題,可見有多麼結實,只不過後來被人為拆除了,要不然說不定還能在用個幾百年。

  我和馬大超爬上大石鱉盤腿坐下休息,他扔給我一根菸說:“老大,1958年老淳安和老遂安合併才成了現在歸杭州管的新淳安,你知道為什麼要合併嗎?”

  我說不太清楚。

  馬大超吐了個菸圈說:“合在一起就是為了統一管理,58年合併,59年就他媽趕鴨子上架把人大轉移了,說實話,當年新安江洪水下來前的一個禮拜,我爺爺奶奶他們都不知道自己要走。”

  我彈了彈菸灰說:“你們家是就近遷移的,你們又沒去江西福建那麼遠的地方,你抱怨個屁。”

  “臥槽,老大你這話說的,你是沒有我的感同身受,我們家祖宅還在千島湖裡,我那幫七大姑八大姨的祖宅也在水裡!我不但要抱怨!我還要罵他們祖宗十八代!”

  “我是沒生在那個年代!我要是生在那個年代!你看看誰敢讓我們搬家!我削不死他!”

  “你看你牛比的,我跟你講,那是大政策,知不知道什麼叫舍小家為大家?別說你,就是誰也阻擋不了歷史的車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