鯊鯊不傻 作品

第370章 謝如英的公司

  帶著天然的親和力優勢,謝如英只要不故意給人臉色看,種植園的老闆和技術員很願意回答她的任何問題,只是想要吃架子上的葡萄是不可能的,所以總有些人愛在背後議論她,說葡萄有多酸。

  謝如英不在乎這些,把自己想要獲取的消息整合了之後,立馬成立了一家公司,業務和老東家的鮮果公司不同,重點不是渠道採購和變現了,而是放在打通種植園和顧客之間那漫長的運輸線上。

  以前的水果從種植園再到顧客手裡,需要經歷多道水果販子的手,層層加價,種植園的果農和老闆收益被壓縮,定價權不在自己的手裡,顧客也買不到便宜的水果,這些水果中間商情願讓種植園的水果爛在地裡,也不會去考慮兩頭的利益。

  類似於鮮果公司這樣的,想法都趨於同一個,就是通過儘可能的壟斷,來將利益最大化,只有這樣他們的成本才是最小的,甚至一本萬利。

  謝如英經過調查發現,全國各地的種植園都有這種現象,作為曾經的從業人員,她很熟悉老東家的套路,於是打算反其道而行之,打破這樣的壟斷。

  調查歸調查,就像理想是理想,想要變成現實,需要曲折而漫長的努力才能變現,不是一蹴而就的。

  謝如英的想法,那些種植園的老闆和果農,包括顧客們早就有了,但問題一直沒有解決,一定有其原因所在。筷書閣

  運輸。

  如何讓水果快速運輸到顧客手裡?

  這個問題最近已經有了解決的方案,國外的網上購物,包括國內的電話訂貨已經是一種很成熟的銷售方式了,但這種定製化的運輸必然導致成本上升。

  謝如英這些年沒積累下太多積蓄,無法支持自己的公司達成這個目的。

  就在這個時候,謝如英在江東日報上看見了仙桃園公司的成立,而且還在招攬大量技術員前往桃園村,如果考察合格,將高薪聘用。

  “可惡的齊楚,哼,我會讓你看到我的變化。”

  為了讓更多人過來應聘,仙桃園公司只要接到諮詢電話,如果對方是來應聘的話,不管是不是技術員,甚至只要是個人,敢來桃園村,就報銷來往車旅費用,並不核驗對方的身份。

  謝如英的公司剛成立不久,草臺班子卻搭起來,有個從業十幾年的專業農技員,還有一支五個人的銷售團隊,前者對接種植園,後者有啥幹啥。

  因為缺少資金支持,謝如英目前還在摸索中,沒啥重要的事情要做,公司大門一關,就帶著全公司的人從京城一路南下,來到江城縣。

  剛下車,頭髮斑白的老農技員就抽了抽鼻子,“這地方水汽有點重啊,又幹又溼,要是突然變個天,回個暖,東西太容易發黴了。”

  “想要種桃子,恐怕也不是太合適。”

  謝如英說:“那不一定,桃園村的仙桃,老廖你也嘗過一次,那種味道,恐怕全國各地的種植園都想要來學技術,我看這次招聘會來的人應該不少,應聘不一定,偷學技術倒是有可能,老廖,你懂我意思吧。”

  老農技員老廖嘆息道:“那玩意兒,我也難辦啊。”

  他在大農場待過,對好幾個省的種植園都熟悉,國內比較有名的水果種植技術,他都有所掌握,如果不是年紀太大,學歷提升不上去,怎麼說也是個行業大拿級別的人。

  可惜這年頭,有本事的人不一定混得好,老廖在被謝如英招聘前,只是一個大型種植園的特聘農技員,拿死工資的那種,就是等退休了。

  老廖子女多,但有出息的少,現在子女都開始要結婚生子,結婚要買房子,老廖哪裡拿得出來,只能在外頭兼職,拿著化肥農藥公司答應的抽成費,一邊去鄉下幫果農免費給“果樹”治病,一邊推銷化肥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