鯊鯊不傻 作品

第448章 進京前(1)

  “王員外可沒收我家的地,那年發大水淹了田,糧食歉收,李三郎帶人下來收稅逼得緊,害得我家只能把地給賣了換糧交差,還是王員外施捨米粥,把我姐姐買進莊子裡當丫鬟,換來活命的機會。我要不是男兒身,沒準也進莊子裡,有吃有喝,要是跟著了王員外家的大公子,沒準以後還能當個管家·····王員外還給城裡捐了廟,咱們村裡的橋還是王員外出錢修的,人家是大善人······”

  “放你孃的臭狗屁!”

  劉多魚一瞪眼,抓住這人的衣襟就要揮拳打過去,他最是厭惡王員外了,要不然也不會一口一個王扒皮叫著,

  從小爹就告訴他,以前劉家在王家莊也還算中等戶,一大家子幾十口人不說吃喝不愁,那也不用像現在這樣靠著河裡撈魚勉強維生,甚至落草當土匪,被十里八鄉的人唾棄成賊。

  俗話說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劉多魚的爺爺劉太公在世的時候,就有省吃儉用出錢供劉多魚的叔叔去南疆府求學的想法,想著讀書才有出路,當了官族人們都能沾光。

  結果,書還沒讀出去,家裡就窮了,碰巧還遇上了幾十年難得一遇的大嚴寒,上半年地裡糧食顆粒無收只能向外借糧過日子。王員外趁機提出借貸,借一還一,看在老鄉的份上,只要冬天前能把借走的糧食還回來,就不漲利息,可以等到明年夏天再還剩下的一半。

  表面上看,接王員外的糧食十分便宜,利息雖然不比別人低,但還糧的時間比別人家長一倍,算是劉家佔了個大便宜。

  劉太公不想中斷兒子的讀書之路,算好明年夏天還糧的數量,借了一大筆糧食,用家裡最好的幾十畝水田做了抵押,就等著兩季稻米收回來把這高利貸給換了。

  結果下半年的冬天來得特別早,糧食歉收,還上借來的糧食已經很勉強了,但節衣縮食還能過下去,劉太公對族人說:“別看現在過得苦,只要明年五郎考上了,咱們家就有了讀書人,以後也能不用交稅,也和王員外一樣蓋大宅子!”

  族人們心裡多少有點怨言,就算是親兄弟的劉二心裡也不舒服,憑啥弟弟在州府裡好吃好喝唸書,他就要風吹日曬得在地裡插秧種田,還要從口糧裡省下錢來給弟弟寄過去,日後弟弟能不能記著他的好天才曉得。

  不過這是劉太公定好的事情,族人們都得聽。

  可就在第二年春天,就出了一件讓劉家族人們不得不開始抱怨的大事,官府來催糧了,加倍的那種,以前拖欠的要一次性都補上,不然就捉人到大牢裡關著,然後畫押刺配到北疆前線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