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山梧桐 作品

第一百八十七章 挖寶

下了飛機考古團隊驅車來到岷江口附近。

俞戰已和當地駐軍取得聯繫,將大致區域封鎖完畢。

眾人下了車,各自搬運自己的設備工具。

鄭凱過來說了一下走訪附近村民的情況,據說枯水期有人曾經在河邊撿到過古錢幣、銀錠等文物,幾天前,曾有一夥人在這附近潛過水。

幾人商議了一下,現在不確定沉船文物有沒有丟,無論如何必須下水看看再說。

考古隊裡會潛水的人不多,京大考古系宋思紅,博物院海上考古專家楊博,加上吳桐和楚含嫣,鬍子一共五個人。

五個人穿上潛水裝備,分區域進行摸排。

河水最深處大約十三四米,今天正好光線不錯,水下可見度在七八米左右。

河底淤泥很多,雖然河面江水流速很快,河底卻很緩慢,泛起的渾濁要升起來,挺很長時間才被沖走。

吳桐在河底摸了半天,啥也沒摸到,只抓到了兩條看熱鬧的魚。

記得小時候有個大鐵牛的故事書,河底有個反向作用力,會推著大物件向上遊走,沉船若不解體有可能跑上游去了。

吳桐向著上游摸去,潛出去足有幾百米,終於在淤泥裡摸到了一個金元寶。

繼續向上一百多米,零零散散已發現珍寶無數,大致呈現船解體的散落形態。

其餘四人全都上岸迴歸,每人都有些收穫,摸到幾件散落的文物。

吳桐將範圍圈定,鑽出水面。

眾人遠遠看到吳桐在很遠的上游招手,全都驅車趕了過去,看到吳桐勝利的手勢,都興奮起來。

吳桐將大致範圍講了一下,全體又都犯難了,這麼多文物,只靠潛水發掘,那根本就是無法辦到的事啊!

有很多文物還沉積在淤泥裡,更是不好挖掘。

“群策群力,大家拿出幾套方案出來!”吳桐集合所有專家學者,臨時開了一個會。

京大老教授說道:“若是小點的河流,我們可以攔河築壩,可是這裡水勢太大,說不定哪天就不幹旱了!很難辦啊!”

博物院一位河流打撈專家說道:“或許我們可以用泵把淤泥抽出來,再分揀。”

“那樣不行,文物很可能被毀壞掉。”一個老教授道。

……

“我們也許可以築壩!”楊慕雅突然舉手說道。

所有人全都看過來,胖子三人組是吳桐引薦的民間考古人,他們對三人也都不敢小瞧。

楊慕雅繼續道:“我們可以分割築壩,先在下游布一道河底攔截網,然後把江水分成兩半,分開築壩。”

眾人眼睛全都一亮。

宋思紅說道:“現在有種橡膠壩技術,可以把範圍鎖定加固後充氣,快速形成堤壩,配合分割築壩一定能成。”

吳桐滿意的表示讚許,“大家思維活躍,奇思妙想無限,方法應該沒有問題。

這樣,我在粉絲群裡發佈一下求助,找一找哪家能夠把橡膠壩和攔截網提供給我們,最快的運過來,潛水服和潛水員不夠,要把橡膠壩加固在河底,還得二十幾人才行,趁這個時間,我們再去採購一批潛水設備,培訓一批人,輪換下水。

還需要十幾臺大型抽水設備,和供電系統。這附近有沒有能夠提供大功率抽水泵的單位?租借柴油發電機組……”

吳桐的粉絲群覆蓋非常廣泛,能人無數,很快就有了消息,川府就有這種生產橡膠壩的廠家,工廠老闆親自回電,三天內就能把預定的尺寸生產出來,五天內就能把產品送到地方,並且幫助指導安裝。

附近的水泵廠也回覆過來,兩天內十臺抽水機就能就位,幫助指導安裝。

……

一切物資五天內差不多都能集齊,全都激動無比。

吳桐讓負責政務和後勤的兩位領導負責接洽,貨到安裝使用,沒有問題後再付款,再聯繫採購一批汽油柴油。

現在剩下的就是搭好帳篷,等待設備就行了。

再做些前期文物防氧化藥水儲備,各種文物歸類辨別的分工,尤其書畫絲織品文物的重點保護。

還要訓練一批幫忙挖掘的士兵,怎麼去保護文物的挖掘……

吳桐把組長位置給了宋思紅,讓她負責所有的事物,讓後趕來的鄒敏和張明天幫助技術保護支援,自己沒有必要耗在這裡,極其順利的話估計至少要半個月的挖掘期。

俞戰和鄭凱,陸瑤去追蹤抓捕盜墓賊去了,留下魯進軍在這裡主持保衛。

吳桐帶著楚含嫣和趕來的潘娜,劉東離開考古隊,去尋找另一個寶藏。

吳桐被抓事件,潘娜和劉東又被狠狠的訓了一頓,兩人決定今後無論如何不能離開吳桐身邊一步。

三月城外雪,

元日耳邊書。

八人木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