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頁人緣 作品

第三十章 父母,話題


  陸悠獨自站在舞臺上,鋼琴前奏響起。相比梅香如故,體會劇里人物的感情,如願更像是他自己的故事。

  前幾天聽到孟逸的家庭情況,他能感同身受。但孟逸對父母的觀感,兩人卻完全不一樣。

  前世陸悠的父母,在他上小學後,就變得很忙,忙的只有給自己做早餐的世界,來回接送都是拜託其他人。即使他們在家,也是窩在書房裡工作。

  三年級時,陸悠展現出對數學的濃厚興趣和極強的天賦。父母非常驚訝,也很欣喜,於是他也得以進入書房,陪伴父母一起學習。

  父母會時常告訴他,“好好學習,報效祖國。”那時,學校普遍都會說外國有多好多好,陸悠不理解為什麼要報效祖國,問他們直接出國不好嗎?

  父母和藹的回應,“祖國有不好的地方,我們該做的,就是盡己所能,讓她變得更好,而不是去埋怨甚至逃避。你以後自會明白。”

  陸悠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14歲時,身體開始發育,陸悠已經能獨立照顧自己,父母就讓他去參加競賽,而他們自己也從家裡搬了出去,極少回來。

  初中年紀,進入全是成年人的大學,大家都比自己高一頭,陸悠與其他人都有代溝,沒什麼話可說的。基本都是沉浸在數學的世界裡。

  兩年大學生涯,陸悠就跟著父母在大學裡的一個教授朋友學習,一家人一次都沒聚過。他只能從教授處,得知父母的情況。什麼科研有進展了,哪裡步驟又出現了問題等等。

  十六歲,別人高中的年紀,陸悠已經是那位教授的研究生。他的思想,出現了偏激,叛逆期到來,屁股開始有坐歪的傾向,怨恨父母為什麼不在自己身邊,有些自暴自棄。教授看出苗頭,給他看了幾張父母工作的照片。

  “家國兩難全。不是不想在你身邊,只是他們更熱愛自己所在的大家。”

  陸悠大聲哭訴:“所以我就是被放棄那個?既然這樣,為什麼當初生我下來!”

  教授嘆了一口氣,“你爸媽說,你可以怨恨他們,但他們希望你不能放棄自己,不能怨自己的國家。”

  陸悠沒再說話,只是更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數學能力突飛猛進,把自己照顧的非常好。他不會說因為討厭父母,就自我放棄,那太愚蠢了。只有自己過的更好,變得更加優秀,才能減少他們缺少對自己的影響。

  十八歲,陸悠成年,獲得碩士學位,也收到國外名校邀請過去讀博。他父母這時卻回家了,生活也一下子空閒起來。父母沒有什麼其他關心的話,就一句,“畢業記得回來。”他頭也不回的走了。

  在國外幾年,陸悠真的想過不再回去,但總是下意識的去了解國內的信息。小時候父母的那句話,他慢慢的有所領會。縱有諸多缺點,也是自己根之所在,他還是自己國家的一員。於是獲得博士學位幾年後,他回去了。

  回國後,他的父母再次投身國家事業,而自己,也一邊擔任國內大學教師,一邊做研究提升自己,慢慢靠近父母的領域,與他們漸漸和解。

  他那近三十年的生涯,或許都是在追逐父母的身影,只是自己沒有意識到,或者說不想去承認吧。

  陸悠的晃神,在臺上不過一瞬間。回憶起前世的一生,跟著音樂節奏緩緩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