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夜遊魚 作品

第四十八章 曼珠鋪路 沙華訴冤

  頃刻間,飛花散去,王惜君之魂魄已然消失在了曼珠沙華之上。

  口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不孤女擦乾眼角血淚,旋即起身:

  “吾流血淚,王惜君應是喊冤無誤。”

  “雖未丟失名節,但忠貞烈女,因而不堪受辱,自盡而亡,也並非不能理解。”

  陳篁笑道:“此番麻煩先生。”

  “閣主客氣了。”不孤女緩緩搖頭:“同為旁門暗四部成員之一,幫助秤手,理所當然。”

  此時,冬暝卻站在那裡不發一言。

  王惜君的話,加上姑獲鳥反常的言行,倒是可以做出另外一番理解。

  首先,前往碎玉樓的杜蕭等人,和秀姬流連風月不說,更是對王惜君言語輕佻。

  惜君乃是樂伎,不做以色侍人之事,自然厭惡棄嫌。

  杜蕭等人惱羞成怒,一方面辜負了秀姬,以至於秀姬黯然神傷而死。

  密碼563743675

  另一方面,更是以爹孃威脅,以至於王惜君絕望之下,於月老廟前自盡?

  如此一來,姑獲鳥其實所使用的身體,就不是活著的秀姬了,而是死去的。死去的屍體,自然就沒有了執念。

  冬暝自問,這套陳述,雖說比白天調查下來的更加符合邏輯,但還是有一些矛盾之處。

  比如……為何惜君也是滿身桃花?而且,還是死在月老廟中?

  還有,既然秀姬是死於杜蕭,那姑獲鳥就沒有理由用返魂香害死杜蕭等人了!

  忽然,冬暝一愣:“難道……使用返魂香和鬼面曼陀羅的,也從來不是姑獲鳥?!”

  “使用這種方式殺人的,是王惜君?鬼魅詛咒,反本溯源!”

  “王惜君一身桃花,她所詛咒之人也是一身桃花,瘋癲而死,就有可能了!”

  “而姑獲鳥選擇將這些罪責攔在身上,是因為……要保全惜君的名節?”

  冬暝下意識看向陳篁。

  塔讀小說Ap.p<,完全開源~免費的網@文.小說*網-站.

  陳篁笑了笑:“你的推測不無道理。不過,這也僅僅是惜君的一面之詞。”

  “等到你的兩位結義兄長,從陶源處知道更多內容之後,一切便明白了。”

  另一邊,醫館之內,服用了湯藥之下的陶源已然緩緩甦醒。

  在看到劉業和朱雲的剎那,陶源不由地苦笑:“我就知道,你們會找來的。”

  朱雲輕揮羽扇,緩緩說道:“既是如此……答案呢?”

  陶源暗歎一聲,悽楚一笑:“返魂香……是我做的,也是我給了姑獲鳥。”

  “但是……我給的……只是返魂香而已……”

  小貼士:

  曼珠沙華的出處相對來說比較特殊。

  因為這種花最早的名稱,則來自於佛教《法華經》,是通過外語直接翻譯過來的。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最初的意思,也很簡單,就是柔美的話。

  但是在後續的宗教當中,被賦予了一些特殊的魅力。

  佛教當中,將其變成了“紅色蓮花”的形象,同時,在經文當中有過記載:“佛說此經已,結跏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珠沙華、摩訶曼珠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普佛世界,六種震動。”

  我們常說的天女散花,其實就包含了這種特殊的曼珠沙華。

  另外,在日本神話裡,春分和秋分這兩天的白晝夜晚時間是幾乎一致的,再加上曼珠沙華盛開在秋分前後,也就被日本賦予了彼岸花的說法。

  在佛教沒有進入到我國的時候,我國傳統的亡者國度內,其實是沒有彼岸花的概念的。

  日本也是同樣。

  後來在佛教融合文化之後,就有了忘川河畔長滿曼珠沙華的說法。更是被賦予了花葉永不相見的悽美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