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醒囈語 作品

第二百九十七章 走貨

 

肅州,金國的國都所在,多年以前還是一片不毛之地,除了平坦一無是處,既沒有豐富的礦藏也不盛產靈草靈木,可國都的匯聚效應讓它從窮鄉僻壤變成了最大的商品集散地。

 

肅州的各大城市如今早已是車水馬龍繁華無比,明明沒有任何特產卻是整個帝國的經濟中心。

 

湘州的各色靈草和珍惜符籙,鄔州的各種礦石和上品陶瓷,馥州的珍貴法器和妖獸皮,壺州的極品珍珠和藍水晶,俞州的優質象牙和楠木,弛州的特色染料和香劑…被各地的商隊源源不斷的運進肅州以賣個高價。

 

就連宗立武的老家元安城也有一種頗有名氣的特產——梓雨石,這是用來製作硯臺的好材料,宗家在當地就開有一家規模宏大的硯臺店,幾乎每一個路徑元安城的文人墨客都會慕名前去買上一塊。

 

除了寶硯,宗家還會定期收羅附近村鎮的蠶絲、羊毛、熏製山雞和野山參進京買賣,而且早就形成了固定的路線,沿途還有很多合作的商戶,單這支商隊就給宗家帶來了不小的收益。

 

像馬連山這種小個體的走貨郞是賺不了多少錢的,他本錢不如宗家那麼雄厚,一次的進貨量太少,成本首先就壓不下來。

 

其次,他對沿途各地區的價格差異並不熟悉,萬一被哪個奸商坑了一把,那一整趟下來就算白跑。

 

況且,走商對運輸的性價比很考究的,宗家商隊所走的路線以及在哪裡進貨出貨都是多年總結下來的經驗,是目前收益最大的路線了。

 

比如商隊到了第一座城,商隊頭領就會賣掉所有熏製山雞轉而買進一種彩貝,再走下去燻山雞的價格不會提升多少,而它又重又佔地方,一直帶下去性價比太低,像這些信息馬連山一介新手哪裡能知道?

 

他這一趟下來能把本金翻兩成就算不錯了,收入很可能還比不上小白,這丫頭沿途採了不少靈草,先於眾人挖到了第一桶金。

 

……

 

一天後,拜馬連山“所賜”,宗立武幾人的馬車變得十分擁擠,也不知他聽市場裡的哪個傢伙忽悠,說從這裡買進風味燻魚再賣到肅州可以賺一筆,所以現在這個馬車裡幾難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