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青石 作品

第九百五十三章 青君

  阜寧,就是上次大災下南洋時候,逼劉鈺不得不搞純粹“扔錢”的青苗貸地方。

  既然那裡伴隨著新河修好,要改成灌溉區,劉鈺覺得自己這錢不能白花。

  自己的青苗貸,在那邊頗有影響力,畢竟算是個慈善組織。暗裡卻遍佈耳目。

  如今修新河要經過那,定是要動員那裡的百姓的。

  釣魚執法,怎麼釣?

  劉鈺心裡已經有了個大概。

  見廖寒輝說到了計劃中的阜寧灌溉區,正在那說起前朝和本朝的諸多“惡政”。

  “以往要保漕運,澇的時候,卻要往田裡排水;旱的時候,田裡禾苗半枯焦之際,卻要保漕運的水不可用來澆地。”

  “如今漕運被廢,這新河修好,澇的時候可以排水,旱的時候正可澆地。這才叫河。”

  “若新河修成,連接淮安至阜寧,據我查算、清點,至少可增120萬畝的水澆田。”

  當廖寒輝的手指挪到了阜寧、射陽等地的時候,劉鈺道:“這一段,必是要組織百姓,徵發民役的吧?我看,只靠廂軍,怕是不夠。”

  廖寒輝忙道:“正是。國公不問,我也準備說。還是要請國公出面協調,將糧米器具,走海路運送過去。”

  “那裡正是這幾年下南洋的主要地方,國公在那邊也算熟悉。既是青苗貸能遍佈各縣,想來糧米器具也無問題。”

  “今年無災,我的意思是……”

  他看了眼劉鈺,終於道:“我的意思是,欠了國公錢要下南洋的百姓,能否拖延到明年三月再走?”

  “十月開工,若無意外,天若早寒又無秋雨,當在三月即可完工。我亦問過,三月時候,季風未起,尚可下南洋。”

  劉鈺笑道:“莫說三月,便是今年不走,也沒什麼,不過是再扔個十二三萬的銀錢。但只不過我這可屬於是越俎代庖了啊,這事還是得江蘇節度使來給我下個文書,我好協調。他們雖欠著青苗貸,可既還沒到南洋,終究是蘇北百姓,我可管不到。”

  “這樣吧,我此番回京,便奏明聖上,說清楚此事。我看,我也多討個差事,這沿海各地的後勤、補給、徵發百姓的錢糧,我來負責。”

  他既這麼說,在場的人都很高興,怕的就是他不管。這種協調幾萬人、十幾萬人的後勤事務,尋常人可管不好。而且正是要靠海運,若多出一個部門來協調,正麻煩。

  現在眾人都他媽是一根繩上的螞蚱,各有各的難處:劉鈺身上蝨子最多,廖寒輝則是最危險,而黃淮都督壓場子得罪人要淹人祖墳田產,如今既是推不開了,那就必須要幹好。

  劉鈺要蹚這趟渾水的理由很簡單:釣魚,執法。

  把該給徵發的民夫的錢、糧,給當地士紳。

  由他們“代發”給勞役百姓。

  劉鈺心道,全都槍斃肯定有冤枉的,隔一個斃一個指定有漏網的,今兒給你們貪汙、截留、剋扣的機會,要他媽不把鹽、阜、射等地的士紳殺一半,我明年就改個姓。

  而且這事兒,不需要說的太露骨,只要隱晦地和皇帝一提,皇帝心裡就該明白劉鈺想幹什麼了。

  要是不準備搞個全國大案,會直接告訴劉鈺這樣不行。只要不反對,那就是默許了,甚至可能都要提前準備行刑隊和清查田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