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青石 作品

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雪連山(4k)

  “呵呵,貴堂好氣魄,難怪能做這麼大。”

  秦桑點點頭,坦然受之。

  接過玉簡,秦桑一眼便看到九伽山,如今依然是佛門聖地。

  ……

  在牧關垣稍作停留,秦桑出城西行,奔赴九伽山,和琉璃會合。

  此行很容易判別方向,秦桑只需順著一條名為天沱江的大江,一路西行即可抵達九伽山。

  出澤州,再過西路七州最北的塞州,便是進入了西漠。

  在塞州西部就能看到和西漠相近的景象。

  茫茫戈壁,滿目荒蕪。

  不過,天沱江兩岸始終水草豐茂,塞外風景不差江左六州。

  西漠裡也不全是沙漠戈壁,腹地不乏綠洲河湖,亦有膏腴之地,甚為豐饒。

  譬如西漠北域,天沱江的發源地雪連山,雪山融水滋養大片綠洲,形成浩浩江河,流經中原,最終匯入東海,乃是中州水系最為重要的大江之一。

  傳說雪連山乃是佛興之地,佛門聖地眾多,九伽山只是其一。bookAbc.Cc

  多年發展,西漠早已不再是佛門的天下,道門弟子出關傳道,在沙海綠洲紮根,開宗立派。

  亦有許多旁門左道、魔門邪修,不想入北荒而選擇西行,雖不及北荒混亂,局勢也非常複雜。

  當然,雪連山依舊是佛門的自留地,外部勢力難以滲入。

  天沱江兩岸,佛寺禪院堪比天上繁星,隨處可見,數不勝數,這條江亦是中原佛子的朝聖之路。

  在北海和滄浪海極為衰落的佛門,卻是中州最重要的勢力之一,足以和道門抗衡。

  秦桑和佛徒同行,自稱居士,號明月行者。

  他修持《七師佛印》,倒也能和佛門捱得上。

  出得塞州,風景愈見荒涼,天沱江的水氣也抵不住風沙的侵蝕,大江兩岸的綠洲逐漸被壓縮,草木愈發稀疏起來。

  進入西漠腹地後,風景和北辰境的北辰大沙漠幾無差別,秦桑見怪不怪,行色匆匆,中間幾乎未做停留。

  直至抵達雪連山邊緣,又逐漸富饒起來。

  綠樹如茵,草木茂盛。

  秦桑落在一片戈壁灘上,望向綠洲深處,便見群山白首,雪山之間寺廟儼然,佛光普照。

  “不知琉璃到了沒有。”

  秦桑喃喃說了一句,認準九伽山方向,閃身而走。

  九伽山。

  秦桑的身影出現在山腳,望著環繞山頂的巨大城廓。

  不出所料,城廓中心,山巔之上亦建有佛寺,而且是他一路西行所見的規模最宏大的佛寺。

  在雪連山的群峰之中,九伽山算不得雄偉險峻。

  之所以能成為聖地,和曾經在此地修行的一位佛門先賢有關,佛寺便是那位先賢的道場。

  山道上人流如織,不乏佛門修士,但他們和凡人一樣,選擇步行上山,以示尊敬。

  九伽山不完全是以佛門聖地著稱。

  因地處雪連山南麓,亦是南部荒漠進入雪連山的咽喉要道,而且城中秩序穩定,承擔了坊市的職責,被附近修士信任。

  是以山道上很多人不是僧眾打扮,秦桑不算突兀。

  他觀察了一下,發現這些佛修的神色有些奇怪,神情之中似乎積鬱憤憤不平之氣。按照佛門經義,嗔念本應斬斷,這些佛修明顯修為不到家。

  一兩個人這樣倒也正常。

  這麼多佛修皆是如此,就有些奇怪了。

  秦桑邁步登山,進入城中,故意高調行事,放出明月行者的名號,然後找到名氣最大的客棧,安頓下來。

  在房中略作休息,洗去風塵,同時也是等琉璃來尋。

  若琉璃未至,他便先自己打聽西漠局勢,尋找和佛骨舍利有關消息。

  不到傍晚時分,房門禁制便被觸動,秦桑心中一動,臉上露出笑容,打開房門。

  “請進。”

  一個戴著斗篷的身影閃身而入,正是琉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