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青石 作品

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月光菩薩(4k)

  說著,琉璃拿出一張羊皮地圖,在桌上攤開,指向荒漠中的一點,“佛骨舍利很可能在這裡——瀚海七星!”

  秦桑聞言一喜。

  “有勞仙子了!”

  他忙低頭看去,發現琉璃手指的地方是一片面積很大的綠洲。

  這個綠洲並非是一體的,而是七個大小不一的綠洲,在荒漠裡連成一條線,彼此之間相距不遠。

  每個綠洲上,都畫著一個醒目的湖泊圖桉。

  地圖很簡略,只有這些信息。

  琉璃詳細解釋道:“西漠並非千篇一律,局勢千變萬化,國家林立。西漠修士根據不同的特徵,將荒漠大概分成幾個區域,譬如雪連山、瀚海……這七座湖泊從未乾涸,滋養綠洲,如荒漠中的七顆星辰。後來有佛修在湖邊建造寺院,瀚海七星也指如今湖邊的七座佛寺,同氣連枝,乃是瀚海霸主,實力不容小覷。據我調查,此地本有綠洲成片,大小湖泊上百,後來逐漸融合,剩下七個大湖,之前的環境和瀟湘子前輩的記錄吻合。”

  “等慈庵、竺蘭寺……”

  秦桑視線掃過七座佛寺,疑惑抬頭,“沒有隱禪寺?”

  瀟湘子前輩言及,佛骨舍利乃是隱禪寺的得道高僧圓寂所化。

  琉璃說出自己判斷佛骨舍利在瀚海七星的理由,“這裡原本沒有佛寺,傳說有一位大德高僧孤身行至此間,見萬民不服教化,遂在附近修建寺廟,弘揚佛法,那座寺廟便是隱禪寺。其後瀚海曾發生過一場大亂,隱禪寺不知何故消失,但佛寺反而越建越多,想必是佛門勝了。隱禪寺如果斷了傳承,寺中寶物大概率落在這七座佛寺手裡。”

  ….

  秦桑沉吟不語。

  正所謂滄海桑田。

  世間之事,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縱然琉璃的猜測完全正確。

  就怕隱禪寺當時還有傳人,被逼遠走,把寺中寶物一併捲走,隱姓埋名,再想找到他的蹤跡,難如登天。

  琉璃道:“此隱禪寺是彼隱禪寺與否,還需進入瀚海驗證。”

  秦桑點點頭,沉聲道:“事不宜遲,我們儘早動身!”

  還有一層隱憂,他們都沒說。

  若從隱禪寺盜取捨利,面對的是一個佛寺高手。

  如今,他們很可能要同時招惹七大佛寺!

  現在擔心這些還為時過早,等確定佛骨舍利的下落再想辦法也不遲。

  琉璃在雪連山三個月,基本將能查到的消息都調查清楚了,無須再浪費時間,第二日清晨,他們便結伴下山。

  下山途中,佛修肉眼可見的變得更多了。

  月光菩薩造成的風波還在醞釀,波及甚廣。

  出了九加山,行進不遠,便是黃沙漫漫,空氣乾燥且炎熱,在虛空形成清晰可見的滾滾熱浪。

  當然,西漠再險惡,也不可能和風暴帶相提並論,十方闢地神梭可以輕鬆應付。

  這裡看似環境惡劣,實則是西漠最富生機的地方了。

  雪連山的雪山融水分出幾條幹流和暗河,流向南方,規模雖不及天沱江,也為沙漠注入了勃勃生機。

  凡人沿著這些河流而居,國度無數,大多尊奉佛門,號稱三千佛國。

  瀚海還在三

  千佛國南方。

  這裡還算不得西漠最深處,繼續向西才是真正死亡沙漠,生靈絕地。

  秦桑和琉璃且行且停,邊趕路邊打探消息,穿過無數佛國,見識了異域風情,也算不虛此行。

  快要走出三千佛國的時候。

  他們意外得知一個消息,和月光菩薩有關。

  九加山三日辯經之後,月光菩薩離開九加山,從此銷聲匿跡,西漠佛修四處尋找,皆一無所獲。

  不料,旬日前月光菩薩突然在一個佛國現身,同樣是誇下海口,設下法壇。

  可惜那裡的大德高僧比九加山還不濟,不到一日便被月光菩薩辯的啞口無言,掩面而去。

  接連受到挑釁,佛門群情激奮,甚至許多凡間高僧也開始蠢蠢欲動。

  不管佛門如何應對,秦桑二人徑直穿過三千佛國,穿過沙漠,進入瀚海。

  瀚海七星在瀚海腹地。

  他們並未直接接觸瀚海七星,而是在綠洲邊緣的一處坊市落腳。

  來到這裡才知,七大綠洲裡其實不僅有這七座佛寺,不算凡人僧侶修建的寺院,足有數百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