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青石 作品

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白龍君

  若真是神明仙兵所為,討伐妖怪,會如此粗暴地吞噬妖怪五臟和精氣嗎?

  這時已經到了渡口前。

  木製的碼頭前停靠一艘烏篷船,船上已經有幾個鄉民,船家正要支起槳,見又有人來,忙高聲催促。

  見秦桑道士打扮,鄉民皆有敬畏之色,寧願擠到一起,為他讓出大片地方,那船家也是滿臉恭敬,不敢收船資。

  小船順江而下。

  秦桑不管其他人的目光,默默思忖著接下來的行程。

  他曾預想過各種情形,甚至懷疑這裡可能是妖界,無有人跡,萬萬沒想到會是這般。

  有人族,必有修行者,當有解決之道!

  “先去城中看一看,白龍君和城隍爺究竟是什麼人。”

  閃過此念,見小船轉過一處江灣,前方大江筆直,白龍渡便在這段大江盡頭。

  秦桑正想起身去船頭細觀,隱藏在肩頭的天目蝶忽然震動了一下翅膀。

  他目光一閃,不動聲色看了眼江畔一座孤峰,又掃了眼白龍渡,坐定不動。

  江面平順,船速甚快,不多時便至白龍渡。

  秦桑恍若尋常人,跟著老少下船。

  這時渡口嘈雜聲中傳來一陣鑼鼓響聲,遠遠走來一隊儀仗。

  前方一個穿著淺黃道服的道士,一手持拷鬼仗,一手裡搖著一個金鈴。

  道士身後之人排成兩行,最前幾人持三牲供果、招魂幡,後方幾對官銜牌,緊隨二人持著一對兒大鑼,跟著一班吹鼓手。

  吹鼓手後有人抬著一頂黑頂返魂轎,紙紮的燈亭、爐亭、花亭等等,且都有與之相配的八頂繡花大傘,花團錦簇,好不豔麗。

  再後則是一口棺,抬棺槓的足有三十二人,一大串身穿孝服的孝子賢孫哭喪而來,旁邊還有人舉著紙人紙馬,數量竟比穿麻戴孝的子孫還多。

  道士踏著罡步,誦唸經文,抑揚頓挫,搖頭晃腦,在外人看來卻像跳大神一般,顯得有些滑稽。

  一時鼓聲鑼聲鈴聲齊奏,吹吹打打往河邊行來。

  看到儀仗,老者急‘唉’了一聲,“今日怎地如此之早?”

  忙一把抓住少年,便要上前。

  這時,秦桑深深看了棺槨一眼,忽然伸手攔住二人,“貧道欲尋些吃食,酬謝二位帶路之恩,望老丈不要推辭。”

  老少二人本來急於去奔喪,卻不知被什麼迷了心竅,跟著秦桑轉了方向,神色如常進入一座酒樓。

  秦桑要了些飯菜。

  老少二人渾然忘了此行目的,狼吞虎嚥吃了起來。

  秦桑端著酒杯,目光透過窗戶,恰好能看到道士領著儀仗,順著江邊大道繼續往前,直至在一座石刻的神廟前停下。

  神廟只有半人高,裡面並無神像,只供著一個靈牌,想來就是那位白龍君的神位了。

  道士命人擺好香案供品,將招魂幡立在案前,自身站在供案前,步罡踏斗,唸誦經文。

  鑼鼓聲息,孝子賢孫也止住哭聲,只聞得陣陣鈴音在江面上迴盪。

  他聽出道士唸誦經文的意思,為死者做懺儀,又欲請白龍君入壇、作證,接引亡人,解除過咎。

  道士做法一板一眼,行雲流水,足夠唬住凡人了。

  只是過去許久,秦桑也沒有感覺到江面和神廟之中有什麼波動。

  就在這時,儀仗中忽然傳出一陣騷亂。

  道士回頭盯了一眼,面露不悅之色,正要呵斥,忽聽‘咚咚咚’敲動的聲音。

  ‘咔嚓!’

  釘在棺蓋一角的鐵釘崩飛。

  道士臉色一白,一攬服擺,撒腿就跑,餘者更是大駭,連聲尖叫:“不好!起屍了!起屍了!”

  ‘轟!’

  棺槨炸裂。

  木片飛濺,衝出一黑影,向最近一人狂撲而去,觀之似人,臉上竟是長滿了綠毛。

  白龍渡一片譁然。

  這時,秦桑端著酒杯的手臂微微一頓,本是掃向對岸孤峰和白龍渡外一處草蕩的目光,陡然收了回來,注視神廟神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