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青石 作品

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陶恆山籙

  陶恆山帶著秦桑在谷外落地,走進一座大殿,這裡存放著一些典籍。

  “陶恆宗壇可授第一重太上正一童子靈官將軍籙,存思六十甲子太歲神中親近水屬的天神,不難請來護壇神將。升授檢水玉籙,存思水部天神,根據經驗,請金關畢宿使者作為護壇神將最是容易……”

  陶真人為他解釋。

  倘若是秦桑剛入此界的時候,完全無法理解陶真人這番話的意義。

  道門門派之間,法籙不盡相同,每個門派的傳承會囊括幾種法籙,這些法籙按照位次高低排列,構成一個宗門完整的體系。

  一整個體系一般都會有一個特殊的名字,譬如天樞院都功籙,北極驅邪院北帝籙。

  陶恆宗壇法籙被附近修士稱為陶恆山籙。

  正如陶真人所說,陶恆山籙只有兩重法籙,因為每重法籙其實對應的是兩個大境界。

  入道受太上正一童子靈官將軍籙,對應正一法位和道德法位,中間不用再受籙,可以正常修煉。

  相當於煉氣、築基期。

  之後再來宗壇升受檢水玉籙,便可繼續修煉至洞神法位、升玄法位,也就是元嬰期巔峰。

  倘若陶恆山有人能繼續突破,陶恆宗壇則無法籙相授,只能外求。

  六十甲子太歲神和金關畢宿使者都是道門傳說中的天神。

  法籙上應天神,指的就是它們,成功存思天神,才能請來護壇神將。

  以前那個門派鑄就法壇、傳下法籙時,對應的未必是這幾位天神,可能是功法不同、傳承殘缺等等原因,陶恆山修士無法存思這些天神。

  不過沒關係,只要能存思相近的天神,成功請來護壇神將,就能修行。

  陶恆山籙只有兩重法籙,證實了執劍真人當年的說法。

  自己想要求取更高的法籙,很難!

  秦桑心中暗歎。

  陶真人不知秦桑的想法,仍在滔滔不絕做著介紹,“道友弟子受籙之後,若結金印壇,最適合靈物是銀露樹漿液,本宗培育了很多銀露靈樹,可分給道友一定份額,至少弟子在突破洞神法位前無須擔心。”

  他自認誠意很足,但想要拉攏一位頂尖強者不是這麼容易。

  陶真人看著秦桑,等待答覆。

  “銀露樹漿液……”

  秦桑心中自語,閃過陶真人方才的介紹。

  根據法籙名字和存思的天神,看出來陶恆山籙在五行中更趨近水行一道。

  事實上,每一種法籙都有不同的側重,存在五行、陰陽等等區別,並以此劃分類別。

  儘管這些法籙都能立壇、請神,修士最好選擇更貼近自身功法的法籙,據說可以享有一定的好處。

  以秦桑對《元神養劍章》的理解,這門功法可以說是無相,至少五行法籙應該都可以算適合,當然秦桑也不奢求能得到多少好處。

  世間若存在劍籙、殺籙,或許最契合他。

  既然如此,秦桑首先考慮的便是能最快鑄壇的法籙。

  道門之外的修士基本都是脩金印壇,即使道門宗派,養得起道兵的也是少數。

  鑄金印壇所需靈物,要求特性必須和法籙契合,稱為安籙。否則即便勉強鑄成,籙壇也有不穩之憂。

  可以看出,其實鑄壇本質上是煉化這些靈物特殊的力量,融合法籙之力。

  思及自身,秦桑早就考慮過,他認為最適合自己的有兩種法籙,火部法籙和雷部法籙!

  而非陶恆山籙這種水部法籙。

  他有朱雀真羽和天鳳真羽,若能用真羽之中蘊含的真火鑄壇,豈非輕而易舉就能鑄就一座堅固的籙壇?

  至於雷部,他曾在風暴界獵殺一頭兇獸雷龜,得到雷龜的妖骨和妖丹。

  妖骨和妖丹有雷龜的天賦雷力,若能煉化,應該可以鑄就化神級別的籙壇。

  更高位階的他也有,鳳翼之中,青鸞本源雷力絲毫不比兩種真火遜色!

  起點新增了一個糾錯功能。

  作者總有疏忽的時候,道友們如果發現錯別字,可以長按選取錯別字,點到最後能看到‘糾錯’。

  作家後臺會有提醒,我就直接修改過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