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青石 作品

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畫符

  之前,他覺得這位沉默寡言的師姐很怪異,不敢靠近,此刻則多了幾分親近。

  兩個小道童並肩向山下走去。

  “師姐你看,學堂就在那裡!竹林後面!”

  玉朗抬手指向山下。

  昏暗的天光下,河水映出微弱的波光,村裡傳來雞鳴犬吠,有幾縷炊煙裊裊生氣,背景是遠處山峰的剪影。

  小五的話依舊很少,多是點點頭,或者‘嗯’一聲。

  玉朗也不介意,儘可能挑起話題,說個不停。

  “咦?好多人!”

  正向下走著,玉朗耳朵動了動,面露詫異之色,看了眼身邊的師姐,卻見師姐神色如故,顯然早就感知到了。

  轉過一角,便見下方十幾個人正往山上來,估計天還黑著就從家裡出發了。

  “小神醫!”

  領頭的正是樵夫,看到玉朗,大呼一聲,“他就是小神醫!神醫的徒弟!小神醫你們這是要去哪?”

  樵夫三步並兩步爬上來,看到玉朗肩上的工具,有些奇怪。

  “我們要去開闢山道,方便居士上山,”玉朗老實回答。

  “嗨呀!村裡人多得是,開路哪還用得著小神醫親自動手!”

  樵夫一拍大腿,不由玉朗分說,轉身大呼,“快回村叫人,上山修路!”

  被秦桑診治的老人,變化被村民看在眼裡,哪有不應的道理,立刻就有人折返回去叫人。

  其實不用特意去叫,昨天的事,一晚上就傳了半個村,等天一亮,道觀只怕要人滿為患。

  樵夫又對玉朗埋怨道,“這小段路,根本用不了幾天。早去村裡叫我,早就修好了!”

  面對過分熱情的樵夫,玉朗只能嗯啊以對。

  事到如今,唯有如此了。

  玉朗和小五被村民們擁簇著折返回來,見正殿已經燃起了燈火,師父出關了。

  “玉朗,你安排鄉親們排隊入殿,病重的優先,小五來幫我磨藥。”

  秦桑的聲音從正殿傳出來。

  聲音不大,卻有一種奇異的力量,村民們迅速安靜下來,樵夫也不敢大呼小叫,和玉朗說兩句,下山帶人修路去了。

  眾人在玉朗引導下列隊。

  多數是看病的,有人來上香拜神,也有純粹看熱鬧的。

  就在這一天清晨,沒有絲毫預兆的,秦桑師徒開始了第一天的坐診,青羊觀從此步入正軌。

  天色很快亮了起來。

  上山的村民越來越多。

  道觀內站不下來,村民們聚集在道觀前,不知情的還以為有廟會。

  正殿內。

  和當初的青羊觀格局很像。

  秦桑在供桌側方設案,小五在一旁搗藥,玉朗忙進忙出,看病上香的村民陸續走進來。

  秦桑面前,筆墨紙硯俱全,攤開一本新的賬簿,暫時只記了一條。

  “陰液虧虛,虛火上浮……”

  秦桑手指搭在病人的手腕上,儘量表現得不那麼驚世駭俗。

  就在這時,外面突然響起喧譁聲。

  “陳秀才!”

  “陳秀才和夫人都來了!”

  “見過陳秀才!”

  ……

  秦桑抬起頭,看到四個人走進正殿,陳秀才攜夫人齊至,身後跟著書童和一個壯漢。

  壯漢肩挑兩個木箱。

  “鄙人陳真卿,攜拙荊陳柳氏,見過清風道長,”陳秀才打了個稽首,道明來意。

  “夫人昨日經仙徒診治,暈病痊癒,感激不盡,今日特來還願。”

  壯漢正要打開箱子。

  秦桑起身阻止,“香燭之物可以留下,若是其他東西,幾位請帶回去吧。”

  “這……”

  陳秀才微感詫異,他昨晚也聽樵夫說過,沒想到是真的,上下打量秦桑一眼,端正神色,“道長乃高潔之士,仙家風骨,是在下唐突了!不過,仙徒為拙荊治病是實,此情不可不報,箱內並無貴重之物,就當是診金,可否?”

  秦桑看了眼緊張的玉朗,含笑道:“只怕我這個徒弟不敢收夫子的東西。”

  “此言何意?”陳秀才疑惑。

  秦桑簡單說明原委,把小五也叫過來,“不知我這兩個徒弟,能否入先生法眼?”

  陳秀才聞言大喜,“在下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