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作曲人到文娛巨星 作品

第五百二十六章 一齣戲,一把劍,一個時代,《霸王別姬》爆了

  他們去到影視天堂和有毒網評分,留言。

  他們在微博上討論,在朋友圈討論,在各大博客論壇上討論,在聊天平臺討論。屬於《霸王別姬》的風暴正式掀起。

  一夜之間,《霸王別姬》在影視天堂就拿到了9.5的評分,打破了電影首日評分最高記錄。關鍵這9.5的評分還是幾萬人評出來的。

  就連有毒網,《霸王別姬》也拿到了9.3分評分,3萬人留評。

  毫無疑問,《霸王別姬》爆了。

  第二天中午,春節檔電影首日票房出爐。

  《霸王別姬》拿到了5000萬的票房,不算高,在同期電影裡面只能排在第五位。可問題,《霸王別姬》的口碑直接爆炸,遠勝於前面幾部票房高的電影。

  再考慮《霸王別姬》的排片率大部分集中在星光影院和華美影院,在其他影院排片率並不高,這個票房其實已經非常爆炸了,說是場場座無虛席都不為過。

  很多專業影評人都為《霸王別姬》寫了影評,而且都是長評,深度剖析了整部電影的同時,也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其中,著名影評人百曉生就熬夜給《霸王別姬》寫了一個長評【三個核心主角、一齣戲,一把劍,一個時代】。

  三個核心主角指的是程蝶衣、段小樓和菊仙。戲是霸王別姬這出京戲,劍是輾轉無數人的手最終回到程蝶衣手裡的寶劍,時代是從民國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橫跨五十多年的動盪歲月。

  在這個時代面前,所有的人,只是配角而已。

  這個影評裡,百曉生通過分析程蝶衣、段小樓和菊仙的人物形象,成長曆程和性格變化,以點帶面,深度解釋了那個時代。

  他的影評真的精彩,很多觀眾容易忽略的細節都能被他抓住。

  影評的最後,百曉生給整部電影作了個總結:“《霸王別姬》圍繞兩個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深刻地剖析了大時代背景下關於人性,文化,以及歷史問題。其敘事架構兼具史詩格局,骨子裡是濃濃的文藝氣息,曲高而和者眾,人物形象刻畫得異常鮮明,沒有絲毫地模糊僵硬,影片以濃厚的華國文化作襯托,突出地表現了黑暗動盪時代背景下人性的碰撞,以迷戀與背叛為主題,將華美似夢的陳年舊戲,人物起落無常的悲喜人生以及半個世紀的起伏動盪相互交織融於一部兩個多小時的電影,主線清晰,收場收得乾淨,不枝枝連連,卻餘味雋永。

  厲害,真心厲害!曉生斗膽,願將國產電影天花板安在了《霸王別姬》頭上,這部電影絕對是國產電影的巔峰之作。”

  沒有人噴他,反而這個影評得到了無數人的認可和轉發,引發無數人討論的同時,也直接衝上了熱搜頭條。

  頭條下面,討論無數。

  “厲害啊,百曉生果然是百曉生,影評精闢到位。”

  “看了百曉生的影評才知,這部電影還有那麼多門口,還有那麼多我沒注意到的細節。”

  “可不是。比如那個關師傅,之前我看他動不動就抽打小豆子他們非常不喜歡,覺得他不是個好人,可看完百曉生的分析才知道,關師傅只是幹一行愛一行,出於對京劇藝術的尊重,對自我的要求,希望小豆子他們學到真本事,才對他們嚴格罷了。在那個昏暗的年代,只有自個成全自個,才能看到希望。

  “是啊。關師傅只是想讓未經世事的徒弟明白自己要尊重自己的行業,學不到真本事,日後也無法在社會立足。小賴子就是失敗者的縮影,只想吃冰糖葫蘆的甜,卻吃不了苦,就算沒選擇自殺,後面的下場也好不到哪裡去。”

  “關師傅對京戲的熱愛是刻在骨子裡的,臨終前,關師傅還唱的曲《林沖夜奔》,用生命詮釋了什麼是英雄,什麼是京戲,什麼是從一而終,這份悲壯令人欽佩。”

  “還有袁四爺。之前看電影的時候,還覺得袁四爺有點牛逼,更迭的幾個時代裡,無論是面對島國人還是國民政府,袁四爺都保住了自己的地位,可通過百曉生的分析知道,袁四爺活得也很卑裝,又卑微又裝,因為他的地位都是用錢權交易換來的。在舊時代的法庭上,他可以義正嚴詞的裝,可到了新時代,當錢權交易不好使了,他照樣被五花大綁,千夫所指,認罪伏法前的那一刻,他還想在臺上走四方步,還在裝,還想要體面,卻被無情地推下臺。”

  “厲害啊!百曉生的影評真的精闢到位。”有人感慨了一句。

  就在此時,百曉生也在評論區現身了,說道:“不,真正厲害的不是我,而是陳凱導演,是王軒老師。王軒老師寫的這個《霸王別姬》劇本太牛了,從民國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前後橫跨六十來年的歲月變遷,光看這個劇本,王軒老師絕對算得上頂級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