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8開始,我成為足壇教父 作品

第547章 “不搭噶”的辯論

  把天賦好的孩子集中組隊,以成人化戰術訓練,去參加一些世界大賽。

  李錦玉、章嘯銳等人參加健力隊,整體留洋巴西,就是走的這個路子。

  最後結果不算好,但也不能算差。

  畢竟健力隊在98年u21土倫杯,1:1平德國,1:0勝葡萄牙,1:1平巴西,戰績絕對可圈可點。

  回到國內,健力隊球員也成了各家球隊的中流砥柱,並大部分入選了國家隊。

  這一舉措,本來是急功近利之舉。

  龍國足球沒有普及率,選材範圍太窄,走精英路線,就是“空中樓閣”,看起來錦繡斑斕,但“塌房”也是相當的快。

  但現在不同了。

  龍國參與到足球運動的孩子數量眼看大幅增長。

  再過幾年,秦風相信參與人數會達到意想不到的高點。

  龍國足球的選材渠道,即將無限拓寬。

  在這種新形勢下,走精英路線,也未見得不能出成績。

  龍國足球,職業化不過第5個年頭。

  龍國青訓在自己運作下,也不過剛剛開始蓬勃發展。

  究竟哪條路對,更適合龍國,還需要時間和教訓去驗證。

  但仔細一想。

  雷克薩奇和沈樹,似乎沒對上話啊!

  兩人一個強調的是6-12歲年齡段的足球啟蒙階段教育。

  一個說的是12-15歲,從業餘青訓進到職業青訓的進階階段,或者乾脆說的就是職業青訓。

  這樣的話……

  想到秦風站起,先把自己的思考說出,雷克薩奇和沈樹說的都有一定道理,但就是爭論的不是一回事。

  其他學員一聽,都哈哈笑了起來。

  可不是嘛!

  爭了半天,實際上爭了個寂寞!

  沈樹再厲害,你組個6-9歲球隊,連基本傳接球都不會,直接學比賽戰術,能踢得過訓練了一段基本功的同齡球隊?

  做他的春秋大夢!

  “我是這樣想的!”

  秦風也笑著看向沈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