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不信 作品

第293章 蘇定方的震撼(二合一)

蘇定方指著手中的戰略論表說道:“陳諭德已經在論表中說的很清晰了。吐蕃不比以往我們遇到的敵人,他們國中是有能人的,尤其是他們的大論噶爾東贊……吐蕃的手,已經伸到了西域。此次西域的塞外群胡,與疏勒、朱俱般、蔥嶺三國反叛幕後之人就是吐蕃。”

李治對於是否出兵青海的抉擇是給了蘇定方足夠的自主權。

蘇定方之所以選擇出兵,也是因為他在攻打下疏勒的時候,從俘虜口中得知了是吐蕃人在後面煽動,聯想到他們進攻吐谷渾的舉動,察覺到了吐谷渾所謀極大:很有可能是先佔據青海,然後爭奪西域,將西域的財富引流青海,重開羌中道。

蘇定方察覺了吐蕃的戰略意圖,意識到青海湖不能落入吐蕃之手,這才決定出兵。

讓蘇定方驚訝的是,自己靠著前線得到的消息,判斷出吐蕃的戰略意圖,而陳青兕遠在長安,就能判斷出吐蕃的戰略目標,青海湖……西域,而且陳青兕判斷的更遠,將涼州,隴右都預算了進去。

拿下青海湖,吐蕃有立身之本,拿下西域,得西域之財。然後與唐廷爭奪涼隴,徹底阻斷朝廷西進的路線,將西域之財,完全掌控。

後面如何,蘇定方不敢說,可吐蕃對青海湖、西域的謀劃,已經是司馬昭之心了。

“一切皆如陳諭德所言,虧得提前洞察先機,迫使對方強行出手……”

他說到這裡的時候,道:“根據吐蕃傳來的消息,此戰他們損失慘重。十一萬大軍南下,重傷陣亡人數多達六萬五千三百餘。臣覺得消息,可能有假……臣預估沒有那麼多,三萬上下,是臣估算的人數。”

他此話一出,李治、任雅相、姜恪臉色瞬間變了。

此戰唐軍陣亡失蹤人數高達二萬九,算上契丹、羌族的藩兵,四萬五的折損。

吐蕃有六萬損傷,他們還算有點臉面,真就只有三萬,那他們哪有臉言勝。

李績、陳青兕倒沒有多少意外,兩人都覺得吐蕃的傷亡數字有些虛高。

怎麼說呢?

吐蕃的兩次大勝,勝在了正面戰場。

論欽陵先包圍了劉仁願,圍點打援,擊潰了梁建方,然後與贊悉若多布併力擊敗了阿史那忠,阿史那忠敗退至大非川下。

而蘇定方是奇襲戰,主打一個亂而取勝,殺傷有限。

蘇定方又無力量追擊掩殺,重傷陣亡一下子六萬,有些不可思議。

不過他們不好質疑,畢竟不是身處前線,質疑會得罪人的。

蘇定方其實也一直猶豫要不要開口,畢竟有此殺傷不止好看,將士得到的嘉獎也會多很多。

本來虛報軍功就不算什麼稀奇的事情,現在吐蕃人配合他們彙報傷亡人數,前線的將士自然樂意如此。

這種情況說真話太得罪人了。

不過看到陳青兕的戰略論表,蘇定方也猜到了吐蕃人為何要擴大自己傷亡的意思了,他們在作出一個假象,就是自己損失慘重,短時間內無力再戰,以此讓朝廷鬆懈。

但其實他們的傷亡沒有想象的嚴重,而且還掠奪了吐谷渾數萬人口。

此戰是大唐勝了無疑,可這個勝利讓李治、任雅相、姜恪面上無光。

“如此說來,吐蕃隨時隨地都可能復來?”

李治想起吐蕃大論噶爾東贊親自修書跪求諒解,乞求講和的字句,他還有些愉悅,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現在看來又是使詐。

陳青兕最擔心的就是這個,他最開始的設想是讓吐蕃元氣大傷,短時間內不得窺視青海,現在吐蕃雖退,卻已經有著窺視青海的實力。

而吐谷渾卻沒有抵禦吐蕃的力量了。

蘇定方道:“正是如此。”

李績說道:“陛下,臣以為必須在青海設立都護府,吐谷渾元氣大傷,無法抵禦,而我們的兵馬若從涼隴支援,又失去了先機,唯有設置都護府,方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