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再次走山

 天氣本就炎熱,在穿著步驟繁瑣,衣物較多的漢服,無形中就加大了中暑的可能性。 

 她現在有點後悔,有點後悔剛剛接受採訪的時候,沒有多說點張浩的好處,不過張浩也不太喜歡別人過於誇讚他,過於炫耀他。 

 念及此,便聽到張浩又道:“我明天準備再去走山,小白現在越來越能吃了,上次從山上帶下來的東西都快被它吃完了,要是這次能再去山上採到調理身體的藥材就更好了。” 

 “畢竟,上次的【續斷湯】,還有人參雞湯好像對你的病真有作用,要是這樣的話,多吃點山裡的藥材,多調理調理身體,說不定身體就好了。” 

 李思雨一笑,將手中西瓜皮放下,又拿了一塊更大,果肉更紅,看著一定很甜的西瓜遞向了張浩:“謝謝……” 

 張浩手一頓,一擺手,順勢接過西瓜:“要我說啊,應該是我謝謝你才對。” 

 他看向小院,目光眺望向遠方:“在我最頹廢的時候,你沒有嫌棄,依然遵守跟我老爹的約定來照顧我,要是……” 

 “要是沒有你的話,我說不定早死了。”張浩苦笑一聲,大口咬掉西瓜。 

 前世,如果沒有李思雨在家照顧著他,估計用不了兩年,他就會死在這座老宅裡。 

 李思雨自然不知道那些事情,她只是覺得張浩說的話,好像有點怪,卻始終不知道到底哪裡怪。 

 不過,她也能感覺到張浩所言非虛,而是發自深心。 

 故而,沒有回答,只是默默起身:“別瞎說!我去做飯,中午想吃點什麼?” 

 “拌點小涼菜吧,天氣太熱,吃不下炒菜我,我記得家裡還有你之前買的涼麵來著?就吃這個吧。” 

 “好。” 

 …… 

 日落月升。 

 月落日升。 

 伴隨著天空中泛起的第一抹陽光,嘹亮的雞鳴聲打破了這山下村莊的片刻寧靜。 

 在東方升起的陽光照耀著整片大山時。 

 村口位置。 

 吳亮等人早已在此等候了多時。 

 接連三輛商務車出現,進而停下。 

 車門打開,頭髮半白,臉上皺紋堆砌,眼窩深陷,鼻樑高挺,臉上帶著威嚴神色的中年即將邁入老年的男人,在眾人的簇擁下,下了車。 

 這便是李丕毅,九州知名的紀錄片之父,李導。 

 “李導,您來了。”吳亮立刻上前打招呼,帶著笑臉。 

 李丕毅頷首,雙手揹負身後,看著那些正處於休息當中的大型機械,還有村莊中正在逐段鋪設的瀝青路,微微皺了皺眉:“這村子,在修路?” 

 “是,李導,前段時間開始修的,最近馬上就要修完了。”吳亮應道,但他馬上抓住了重點,遂又道:“不過李導你放鬆,我們的拍攝並沒有把修路這段拍進去,只拍攝了房屋,還有村民,以及一些當地的美食之類的。” 

 李丕毅的眉頭這才鬆了鬆,滿意的點了點頭。 

 像是拍攝這種山腳下的村莊,就應該還原最真實的場景,例如年月較久的破舊房屋,還有樸實的村民,他們最真實的生活環境,其中泥濘的土路便是一點很重要的要素。 

 因為路是最能體現一個山腳下山村特點的。 

 並且,像是這種村子能夠修路,屬於不正常的情況,必定是有什麼外在因素。 

 尋常情況下,像是這種村子別說修路了,村子裡想要建一座那種練磚廠,或是什麼其他廠子都很困難,因為沒有錢。 

 沒辦法,這並不是因為山村就該這樣,而是所有的山村就是這樣。 

 “李導,那我們接下來該怎麼拍攝?”吳亮問道。 

 李丕毅雙手揹負身後:“明天進山,正式進行拍攝,我稍後看一下你們拍攝的部分,如果有不如意的地方,在進行修改一下。” 

 這次的紀錄片,就連央視的大領導都格外重視,千叮萬囑一定要拍攝好,儘可能還原山村的樣貌,讓大眾能夠知道山村的樣子,知道山村中村民的生活環境,生活方式。 

 所以,可以說這檔紀錄片,每一幀的畫面他都要嚴格把關,不能出任何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