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山詭與香灰

 不過他們之前所站著的那塊大石頭,卻已經被泥石流所覆蓋,還有大量的泥土正在延著山坡的坡度向下滑落而去。 

 這也說明了,當時張浩的判斷是正確的,也是沒問題的,泥石流果然將這裡覆蓋了,繼續再這裡待下去,他們也肯定會成為泥石流的一部分。 

 看著勢頭越來越弱的泥石流,張浩並沒有第一時間上前,而是翻身下了鹿背,四處打量著。 

 之前光顧著救人,他都忘了觀察這裡的地勢,也忘了觀察這處密林的佈局了、 

 簡單來說,這裡一眼看上去,就是個普通的樹林,跟尋常看到的密林場景一樣,幾乎沒什麼區別。 

 但張浩卻很快就發覺了有點不對勁。 

 就在這處山林的西北角處,有兩棵樹好似被泥石流給攔腰折斷,光禿禿,且並不平整的樹墩獨立留在泥土當中,甚至都能看到隱隱浮現的樹根。 

 在東南角處的數棵樹都沒有出現任何的攔腰折斷的情況,但是張浩之前明顯的記得,東南角方向的泥石流,勢能最強,且最洶湧,破壞力絕對足以摧毀那幾棵樹。 

 明明是泥石流較弱的西北角,斷了兩棵樹,明明是泥石流勢能最強的位置,卻一棵樹都沒斷……這不合理啊。 

 不過張浩並沒有將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這上面,而是繼續看著其他的方向。 

 又隨意的看了幾眼,張浩眯著眼睛,若有所思,腦海中已然浮現出【觀山決】的某些口訣。 

 【山勢西北盛,東南極,山頭改勢無極,正西盛極,山靈在此借勢起,借勢落,借勢閃,借勢為山詭……】 

 這段口訣的解釋,簡單來說就是每座山都有山勢,而山勢西北角為盛,也就是山勢旺盛之意,而東南極,則是東南方向山勢達到了極點。 

 剛剛他看到的那種情況,倒是也能解釋的通,西北角方向有兩棵樹斷了,那是因為山勢只是旺盛,而東南處的數棵樹都沒斷,那是因為山勢極強,小小泥石流根本做不到將那幾棵樹給折斷。 

 但問題出就出在,後面的話當中,山頭改勢無極! 

 山頭改勢,簡單來說就是在山中出現了大量的變故,例如山中龍脈變動,掌管此山的山神出事了,類似與這樣的情況,會出現山頭改勢。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可使山頭改勢,那就是泥石流。 

 因為泥石流是帶走了山上的大量泥土,甚至還將山中的一些格局,或者可以理解為山裡的佈置徹底打亂了,所以會造成山頭改勢。 

 畢竟,山中的一些佈置,或者山中的這些格局,並非是隨意形成的,而是都有其道理在其中了,尋常人看不出來,張浩作為走山人還是知道的。 

 一旦山頭改勢了,那麼山勢的極點,也就會消失,那麼東南處的那幾棵樹不斷,就已經說不通了,除非是有什麼東西在保著那幾棵樹,不讓這幾棵樹斷掉。 

 而如果在這時,讓西北處的那兩棵樹斷掉,也就意味著山勢旺盛之處不復存在,山勢無極,也無盛,自然就會出現打破了平衡的可能,也就在這種詭異的狀態下,發生了逆轉,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在東南處便會形成一處無山勢,卻又山勢極的兩者之間,一種其妙卻又無法解釋的平衡之間。 

 根據【觀山決】當中的口訣所記載,也就是山靈,或者山寶,在這種環境下可以藉助這種微妙的,奇特的,無法解釋的山勢平衡迅速成長,或者掌握更多的能力。 

 當然,也有可能借助這股山勢的力量,甩開多餘的包袱,或是一些負擔,也可以借勢閃,就是脫離當前的軀殼,重新成為最基礎的山寶,再一點點的成長,這一點便像是張浩生前看到的玄幻網絡當中,所提到的九轉,八轉等等的設定。 

 而借勢成山詭,那便是一種更為玄妙的存在了。 

 在【走山遊記圖錄】當中有所記載,山詭不同於山精野怪,也不同於山靈,更不同於山神,而是獨屬於一種奇特的種類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