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二十六章:劉季願為公子戰一場

   

   

   

   但像是劉邦這樣的豪傑想要展露頭角,奪下一片地盤,就一定要和舊貴族爭鬥一番。

   

   

   

   相比較起來,滅亡秦朝之後,無主的八百里秦川之地明顯是利益糾葛最少的,而且還有會盟之時的洛氏背書。

   

   

   

   項梁是不會違背和洛氏的約定的,進關中為王,這對於沒有根基的豪強來說是最好的選擇。

   

   

   

   張良明白劉邦想要入關中的心思,對於劉邦他就沒有對韓王那麼上心了,你想要入關中,那我就幫你,我們互惠互利,但是之後項氏的敵視那就不關我的事了。

   

   

   

   劉邦剛要說話,洛亦扯了扯他的衣袍,直接道:“子房,這會盟的豪傑之中難道有不想為王的嗎?大兄說先攻破關中的做王,沛公自然是想要做王的,這難道不是人之常情嗎?”

   

   

   

   張良臉上帶著笑意道:“沛公是敦厚的長者,若是能在關中稱王,想必是上天對秦人的庇佑。

   

   

   

   只是先前沛公想要繞道洛陽,所以良才如此發問。”

   

   

   

   劉邦還沒聽懂,洛亦已經直接問道:“子房,可是繞道洛陽有何不妥嗎?”

   

   

   

   張良取出堪輿圖,指著地圖道:“沛公若是繞道洛陽,那就要從函谷關入關,崤函之固,即便不若昔年艱險,但是以您和韓國的軍隊,攻擊這裡,即便是能獲勝,但是時間定然要拖很久了。”

   

   

   

   實際上張良的想法是,就憑這麼一點軍隊想要攻破函谷關簡直就是做夢。

   

   

   

   張良指著堪輿圖的另外一處道:“您若是真的想入關,現在所能做的就是繞道南陽,那裡才是兵家必爭之地。

   

   

   

   昔年楚國和秦國爭奪南陽以及商於之地,就是因為這裡是通往關中的要道,還是支援中原的大糧倉。

   

   

   

   如果您能夠控制南陽,進可以北上切斷從函谷關出來的糧草,同樣可以直接通往洛陽,若是遭遇失敗,只要扼守住襄陽,就可以向江漢撤退。

   

   

   

   而且一旦中原大戰分出勝負,您立刻就能夠從南陽順著武關入關,武關相比較函谷關,至少要容易攻破,您若是想要做關中王,這是唯一的辦法。

   

   

   

   沛公,良讀史書,未曾聽說過不佔據形勝之地而獲得勝利的,現在的南陽就是形勝之地,您一定要得到這裡。”

   

   

   

   劉邦望了一眼洛亦,他現在深刻的感受到了洛亦所說的謀主的重要性,蕭何治理軍隊井井有條,但是在這種事情上卻沒有提出什麼好的建議,張良則明確的給自己指出了進入關中的道路。

   

   

   

   正在這時,蕭何突然走進道:“沛公,項羽來訪。”

   

   

   

   眾人皆是一愣,然後就見到項羽走進營中,劉邦連忙上前道:“項將軍。”

   

   

   

   項羽直接把住劉邦臂膀笑道:“沛公,籍聽聞您願意向西而行誅滅暴秦,這會盟諸侯之中,有您這樣膽量的實在是少見,籍一向喜歡與真正的大英雄相交,您願意與籍一同前往和蒙恬交戰嗎?”

   

   

   

   眾人沒想到項羽來到這裡竟然是想要讓劉邦和他一起與蒙恬交戰,項梁在黃河以北作戰,項羽則在黃河以南作戰,楚國這是想要正面和秦國再交鋒一次啊。

   

   

   

   不過項氏還沒有飄,知道僅僅憑藉楚國的力量不夠,所以項梁打算聯繫趙王、魏王、燕王、代王等人,而項羽則找上了劉邦。

   

   

   

   劉邦心中有了決斷,但是又不能直接拒絕項羽,於是說道:“將軍,山東豪傑群起,但是隻有您打敗了蒙恬,現在您邀請我一起前往,我難道能夠拒絕嗎?

   

   

   

   只是士卒們甲冑不全,不能和秦兵抵抗,希望能繞道洛陽為您截斷蒙恬的糧道,這是我所能為您做的。”

   

   

   

   項羽鬆開劉邦,朗聲笑道:“沛公真是豪傑,就如此做,籍在鄭地戰蒙恬,您在洛陽斷其糧道,還請務必小心。”

   

   

   

   項羽這個人是真的勇,劉邦起碼是在敵後,打不過還是能跑的,他直接正面剛蒙恬,面上竟然一點擔心都沒有,就連劉邦都忍不住勸了一句,“將軍。

   

   

   

   蒙恬是始皇帝時的大將,長城兵團是秦軍最精銳的大軍之一,這樣的軍容不是先前的秦軍可以比擬的,您務必要小心啊,這天下的擔子都壓在您的身上。”

   

   

   

   “沛公您有所不知,長城兵團的副手是王離,他是王翦的後裔,昔年王翦率領六十萬大軍攻楚,籍的祖父率領項氏子弟出戰,最終全部戰死,那時籍就立誓,定然要殺盡昔年的秦人。

   

   

   

   男兒的諾言如果不踐行,祖輩的大仇如果能忘記,籍難道還有面目能夠立在這個世上嗎?”

   

   

   

   眾人聞言皆默然,項羽的話沒錯,這樣的大仇足以永生永世的銘記。

   

   

   

   項羽說完又對劉邦道:“沛公,您真是敦厚之人,籍願意與您約為兄弟,若是日後能王關中,也為您封王。”

   

   

   

   雖然兩人年紀相差很大,但是劉邦向來不拘小節,哪裡會在乎這個,於是在眾人面前和項羽約為兄弟,共同對抗蒙恬,直接殺進關中,徹底截斷蒙恬的後路,這也算是對抗蒙恬吧?

   

   

   

   項羽得到劉邦的允諾之後興沖沖離去,他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和秦軍交手,劉邦等人同樣收拾軍隊,準備離開昭城,從陳地繞道,穿越信陽向南陽而去。

   

   

   

   天下如火如荼的反抗暴秦的火焰,隨著洛氏和楚國的入場,終於熊熊燃燒了起來,扶蘇在咸陽城中盡力的改變著秦王朝的暴虐,但僅僅憑藉著他,又能做什麼呢?

   

   

   

   高祖常欲廢太子,問計群臣,群臣避之不得,獨英侯得免。

   

   

   

   淮陰與英侯親,曰:“上善君,何不問計?”

   

   

   

   亦曰:“太子仁厚,上知吾意,故不問,此上善。”https:/

   

   

   

   淮陰乃知英侯意,曰:“上喜侮人,君以何免?”

   

   

   

   亦曰:“旦得上意,吾奉之。”——《史記·洛英侯世家》

   

   

   

   兄弟們,求月票,排名掉了好多!!